文.楊璦禎(新竹)|圖.顏霖沼
約會去。
拿著櫃檯給的鑰匙,走上三樓,最角落的小房間,轉動鑰匙,門開。
「他」笑意盈盈的等著我。「他」,學富五車、博古貫今,時而理直氣壯,時而柔情似水。總是讓人傾心,恨不得時時親近。
哈!別誤會!「他」,是位於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內,「愛盲有聲雜誌無障礙網站」的專屬錄音室。
相較30年前繁複的錄製流程,如今的錄音工作擁有專業錄音室和數位化的存檔上傳系統,讓工作變得輕鬆許多。
2022年6月,透過好友吳綉美的引薦,我開始在陽明交大圖書館為盲友錄製有聲雜誌。
不同於30年前,為清大盲友會錄製有聲書《羅蘭小語》,必須自備錄音設備,將空白錄音帶及書籍帶回家錄製,錄完再送回盲友會的繁複過程;現今的錄音工作,有專業的錄音室、專人挑選報讀文章、數位化的存檔及上傳機制,讓錄音工作相形輕鬆不少。
分配給我的文章,以醫療新知及保健為主,內容較為專業、嚴肅,除了醫學專有名詞外,偶爾也會穿插外語(英文、日文)的人名,錄製過程充滿挑戰。
沒有受過播報訓練的我,剛開始接觸錄音工作時,讀起這一類的文章,好似在朗讀論文一般,雖然字正腔圓,語調卻呆板平淡,十分生硬。
隨著錄音經驗的累積和參考前輩的錄音檔,我也能輕鬆自在地優游於錄音之中。
隨著錄音經驗的累積,再參考前輩的錄音檔,慢慢地,也能輕鬆自在地優游於錄音之中。
除了醫學新知,偶爾也會錄製新詩、散文及小說。這一類的文章,報讀起來就有趣多了!
尤其是小說,語調必須有「抑、揚、頓、挫」,還要模仿不同人物說話的語氣,再加上故事情境的描繪,就好像是在演獨白戲一般,真好玩!
我總是好奇:彼端,是誰?他喜歡我錄製的文章嗎?這些錄音檔對他有用嗎?除了錄音,我還能為他做些什麼?
《無量義經 德行品》中有一句:「能為生盲而作眼目」,但願這一份微薄的心力,也能成就我期許自己成為「不請之師」的恆持心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