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.王鎖(河南)
魚兒在水面上悠游,映射出靈性的光輝。(攝影/蕭嘉明)
一日,社區的保安送給親家公一條重達五斤的大鯰魚。他將大鯰魚放入水盆,那條又肥又壯的魚兒悠游水中,彷彿非常享受。
外孫放學回來,看到大魚,高興得手舞足蹈。大鯰魚黑亮光滑,長長的鬍鬚驕傲地伸向兩邊。小孩兒既喜歡又有點害怕。
正當家人商量該如何處理這條魚時,爺爺提議做成美味佳餚。此時,一旁的孫女著急地表示要把魚養起來。奶奶聽後,喜笑顏開地豎起大拇指,和她一起動手將大鯰魚換到澡盆中。空間大了,鯰魚時而轉圈游動,時而像睡著般一動也不動。兩人圍著盆子轉圈觀察,魚兒儼然已成了她們的寵物。
養了兩天,大家發現魚兒並不怎麼進食。經過一番討論,一致認為讓鯰魚回歸自然,才是正確的作法。
動物皆有靈性,我們要以尊重的心情,呵護這片大地的生靈,用愛來欣賞大地之美。(攝影/游錫璋)
隔日中午,我們帶著鯰魚準備去放生。當我們把魚兒倒入水中時,牠如箭般迅速竄入水中消失不見。我心想,這速度實在太快了,甚至來不及拍張照片。然而,話還來不及說出口,抬頭一看,鯰魚竟然又游了回來,停靠在岸邊淺水的樹枝下一動也不動。
女婿用小樹枝推了推牠,但不久又游了回來。我笑說:「難道魚兒也有戀戀不了情?」後來無論怎麼推,牠總是不往深水游去......
常聽人說,動物皆有靈性,被放生時常常不捨離開,頻頻回頭致意,似在表達感恩。我總認為這種說法有些牽強,但這次放生經驗,讓我親身體會了,也算是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思考課。
二十多天過去了,我仍時常回想起當天的場景,希望放生後的魚兒,能平安無恙地回歸自然,也希望萬物都能和諧共生,再無殺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