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.温燕雪(彰化)
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,簡稱「飢餓三十」,是一個國際救援及發展組織,為了幫助世界各地受到天災人禍、疾病威脅的人們免於痛苦的活動。
臺灣人經過了除夕圍爐,一直到大年初三好友聚餐,餐餐美食,身在富足的臺灣,我們真是太幸福了。反觀世界各地充斥著各種災難,天災人禍不斷,災民、難民甚至連飽餐一頓都是奢侈。於是,我在群組發起了這樣的體驗飢餓行動,在甲辰龍年新春伊始,以不同的方式來實踐善行,迎接新的一年。
身在臺灣,餐餐都是美食的饗宴。(攝影/李彥緰)
我們選在大年初四這天,讓自己的腸胃休息。從初三半夜零時開始,一直到大年初五早上六點,整整三十個小時只喝水,不吃任何食物。這樣的體驗,讓我們能夠同理災民的困境,並且將一日的餐費省下,捐出來。
「什麼!要捐錢,還要三十個小時不能吃東西!」身為環保志工的先生掏出錢來,豪氣地拋下一句:「捐錢可以,餓肚子免談。」
「三十是什麼呀?是三十秒嗎?還是三十分鐘?」另一位志工淘氣地自問自答。
眾人響應飢餓體驗DIY,並捐出一日餐費。(攝影/廖嘉南)
真是太可愛了!由於志工大都是五、六十歲以上,好像也不太適合飢餓太久。有了這個實例,我們放寬規定,有服用藥物或是真的無法忍耐三十小時的人,可以酌量吃點東西,也可以在「三十」後面自己加單位,這樣一來,便有更多人一同響應。
這群年過半百的中年人,身況不比年輕小夥子,但大部分都經歷過貧困的年代,因此更加惜福愛物,見有災難總不吝捐輸,愛心滿滿。
飢餓體驗DIY於各自家中進行,透過LINE群組互相加油打氣,一起挺過三十個小時。後來,我查了網路資訊,發現體驗活動是可以飲用流質飲品的,但也有人憑藉著意志力,成功挺過三十六小時。
而我呢,從大年初三晚上六點多用餐後,便不再進食。大年初四整天僅喝開水,一直到大年初五早上七點才吃早餐,算一算,也挺過了三十六小時。我們彷彿完成了一項神聖任務,大年初五新春團拜時,大家都開心極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