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》守護正法 方便增廣

0觀看次
A- A+


繪圖/黃逸樵


2017061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50集

雖為法王於法得大自在,
先以忍辱為涉世之耐力,
智慧為自利之大法寶藏,
次以大慈悲心觀機逗教。

佛陀對天地宇宙萬物真理已經瞭如指掌,為眾生說法還是很自在,不過還是要有忍辱。佛陀長年累月,生生世世,塵點劫來,不能沒有忍的心念;因為眾生剛強難調伏,他要耐心面對天下眾生。

「先以忍辱為涉世之耐力」,真的要有忍耐力,才能面對這麼複雜的世間。世間災難偏多,苦難的形態也偏多,所以佛陀教育我們,希望人人入人群中,也要有這樣的耐心、耐性。因為他鼓勵人人要行大乘法,入人群中去弘法利生;因此,他先說出本身要有耐心在人間中,要有耐力在世間複雜的環境中。

「智慧為自利之大法寶藏」,常常說,人群中的煩惱是歷練菩薩最好的道場。菩薩入人群中,我們要自利,必定要了解如何斷煩惱的源頭。旁觀者清,看到人群中有很多的煩惱、習氣,我們能夠很冷靜地分析,讓當局者能夠了解,只要肯放下,煩惱就沒有了。

「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」,聽法增加智慧,不僅自己得利,應用在他人,歷練自己的功夫,在這個大道場歷練出我們的心得,回收回來的就是「大法寶藏」。

「次以大慈悲心觀機逗教」。未來就能知道,眾生什麼樣的根機,有什麼樣的煩惱,我們知道方法就能夠入人群,傳法無障礙,這就是大慈悲心。分別眾生的苦難,我們能夠隨機逗教,這就是大法王用他的身行來教育,而我們也是依教奉行。

「謂修道行者」,我們修道行,要走入菩提大直道。幾生幾世以前在六道中,可能我們的真如本性就被煩惱一層一層覆蓋掉了,行善的念慢慢減少。菩提大直道讓它荒廢掉了,叫做「昔自滅善行」。

「見他行善而生嫉妒」,累生世來我們的善念減少、滅掉了,不只自己不想做,看到人家在行善,「無隨喜心」,不只不肯隨喜,還生出嫉妒心,這就是我們凡夫。在這個時候,又再聽聞佛法了,「今則守護正法,方便增廣」,我們不只守護正法,還要「方便增廣」。大家在做善事,最好也要投入去做,若沒有做到,我們歡喜讚歎,也是皆大歡喜的功德。因此,我們在佛法中要「見善隨喜」。

我們行菩薩道要立四弘誓願,我們誓願淨化眾生心,除別人的煩惱,就要去除自己的煩惱,要求法,我們才有辦法投入。法王要給我們的明珠,是他塵點劫以來,心懷所保護的《妙法華經》。從十六王子的時代,大通智勝佛所傳,十六沙彌聽了再覆講、再發願,將來就是要廣傳《法華經》。佛佛道同,同樣將這個法傳給眾生,人人得佛果,現在就要種佛因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