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》深心受持 遠離重障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


2017051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30集

謂諸眾生耽著利養,
見他榮富起心嫉妒,廣行不善。
由此重障,遂招未來生死之苦,
流轉三界,不能出離。

惡業重障有三:
一、一切無明煩惱,謂之惑障。
二、五逆十惡行等,謂之業障。
三、三途八難等,謂之報障。
眾生為此等障礙不能開悟佛道。

修行,就修在我們的心;倘若觀念偏差,日常生活中的語默動靜、開口動舌稍不謹慎就容易造業。眾生都是耽著在利養,世間人人都想追求享受,而避開辛苦的事情;多享受、少勞作,日子比較快樂一點。

「謂諸眾生,耽著利養,見他榮富,起心嫉妒。」這就是我們凡夫,貪欲利養,但又不想去付出。凡夫心就是不耐他人幸福,只怨自己無法與人相比併,悔恨、嫉妒別人;看別人在享受,對自己的生活永遠不滿足,就會有怨,有這種心態實在是很辛苦,此即「廣行不善」。

「由此重障」,看別人富有內心不平衡,心理就有意業的煩惱了,進而展開身業的行動;身業、口業,所造作的都是不善。不善,就招來生生世世的障礙,障礙自己的行為,就是自障礙了。

今生是如此,來生就會招來很多由不得自己的苦報。就像惡業重障,行為若有一點點偏失,造下三業,一旦無明一起,就去造作煩惱惡業,自然就會有這三種業障、惑障、報障,障礙自己。

「一切無明煩惱謂之惑障」。第一種叫做「無明煩惱」,也叫做「惑障」。因為我們自己起無明,而去造作錯誤的事情,卻不知道自己的錯,反而以為別人錯在先。自己在迷中、煩惱中,卻說成別人迷,別人有煩惱,這就是惑,無明惑障,自己迷失掉了,就會去造作五逆十惡行,帶到來生來世,除了心靈的迷惑,又再帶去我們未來很多種障礙,是「業障」。

來到人間,誰不是帶業而來的呢?心的煩惱業,身體種種不平衡的業力,生活上很多的苦難,這就是我們過去所造作的業。所以,「三途八難等謂之報障」。墮落「三途」,還有「八難」,這「三途八難」,就是障礙。這種十惡行為,會惹來業障來障礙我們,我們來生所帶去的,叫做「報障」。

這個報,報在「眾生為此等障礙不能開悟佛道」。因為這些業障、惑障讓我們無法接觸佛法,也就無法開悟。

因緣果報,三途八難,全都在我們的造作中;造了之後,那個種子累積善惡業,惡業落三途,善業就上天堂,這是有福的人。而若缺了能夠解脫的因緣,對佛法來說也是一個難處。人間這麼多盲聾瘖啞,接近佛法也會受障礙。我們既聽法,就要珍惜時間,把握因緣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