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》三軌弘經 四安樂行

0觀看次
A- A+


繪圖/黃逸樵


2017051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29集

〈法師品〉佛對藥王菩薩示以三軌弘經,末世弘通妙經之法則。
一、慈悲室:言弘經之人宜先住大慈悲心。
二、忍辱衣:言弘經之人宜被忍辱之衣,堪任一切眾生之惡障。
三、法空座:言弘經之人宜住於第一義空之理。

大慈悲使一切眾生安樂行者,為資成軌法。
柔和降伏瞋恚,為觀照軌法。
坐第一義空之座,為真性軌。

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:
文殊菩薩問於五濁惡世安樂修行妙法之道。
佛說:身安樂行,口安樂行,意安樂行,誓願安樂行之四種安樂行。

在〈法師品〉,佛對藥王菩薩示以三軌弘經,末世弘通妙經之法則。佛陀開示大眾,在末世若發心弘揚《法華經》,會遇到很多難堪忍的事情。但是,佛陀也讓我們知道,要能堪得忍耐,而且很歡喜、很快樂,有三種方法。

「大慈悲為室」,凡是發心弘通大乘法的行者,應該進入大慈悲室。修行第一要項,就是培養我們的慈悲,入如來室,以佛心為己心,這是修行者最根本的心態。

第二就是忍辱衣,亦即柔和忍辱衣,修行者選擇這襲柔和忍辱衣,就表示修行者已經有慈悲心了。穿衣服,也是展現一個人的人格形態。聽法,要聽得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,「柔和忍辱衣」就是我們日常的表態。弘經的人穿起這件忍辱衣,才能堪忍一切眾生之惡濁。

「諸法空為座」,法空座,這幾天一直強調「有為法」,我們還要力行「無為法」,不要自大,自力更生是我們的本分事。把自己的心照顧好,我們要度化他人,不論言語說法,或者一舉一動,無不與佛法配合。

「無為法」就是心無掛礙,不能有傲慢、懷疑,自然會令人感動。其實,這也印證我們的修行方式是對的,還要放下身段,對的事情要舉步向前前進,無人相、無我相,這叫做「第一義空」。

「大慈悲使一切眾生安樂行者」,我們的心以「大慈悲為室」,才能完成修行的規則,所以,「為資成軌法」,我們的生活是如此樸素,守好自己的心和規則就對了,能幫助我們修行的軌道。

「柔和降伏瞋恚,為觀照軌法」,柔和能夠降伏瞋恚,這就是修行的觀照軌法。我們要自我觀照,待人接物,時時都有修行者柔和的風範,柔和能降伏瞋恚。

還要「坐第一義空之座,為真性軌」,真性,就是我們的本性,人人本具真如佛性,真如本性本來就是清淨,無生也無滅,這是「第一義空」,也就是「無為法」。要回歸我們的真如性,這是一條軌道。

「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,諸法空為座」,是我們修行者的三種軌法。接下來的安樂行,就是身要安樂,口要安樂,意要安樂;當然,最重要的就是「誓願安樂」,這四種安樂行,對修行者是很重要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