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》觀一切法 因緣生滅

0觀看次
A- A+


繪圖/黃逸樵


2017042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410集

於事物之生與滅,
因緣和合則生起,
因緣若離散則滅,
作是念,但以眾法合成,
此身從緣生,妙覺圓照離華翳。
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一切事、物都不斷在生滅中。「因緣」、「生滅」,每一天,我們周圍的人、事、物無不都在生、老、病、死,無不都在生、住、異、滅,無不都在成、住、壞、空;有形的東西就是這樣生生滅滅。

「於事物之生與滅」,生,起一念,道理入心來,我們體會到,要把握因緣去付出。「因緣和合則生起」,你要做好事,若沒有因緣,你也做不到。人與人之間,一定要結好緣。有緣,就能會合,我們有志一同,共同的力量為人間做好事,能夠借力使力。

「作是念:但以眾法」,我們要用種種的法來了解因緣是合成的,「合成此身」,也是緣,合成了這個身體。我們若能通達了解,就是「妙覺圓照離華翳」。這面鏡子很清明,實景明明歷歷在,沒有眼睛起翳了看不清,這是「離華翳」。

「諸法之親因緣」,諸法,都是我們有做過的因、結過的緣,這個因緣不是無中生有,過去生一定有這樣的因緣,叫做「親因緣」。「種子為因緣性」,種子裡含藏著基因;我們要分別樹種、還是菜種,其實種子不重要,裡面的基因最重要。

「種子之現行法」。這個因的種子一直都在,形不斷在變,那個基因還是永恆;這個法就是「性」。「更生後有種子」,這一生做的,這顆種子絕對在。絕對是來生,或者好幾世還是要報。

「之前種子為後續,種子之因緣起性」。這個種子就是來自我們的因緣,生起的性就是基因。「畢竟離為諸法,原因後續種子」,我上輩子和這麼多人結好因,有好緣,所以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做一件事情。而今生呢?這輩子的緣會再帶到來生世。所以,「修菩薩行者,堅持戒律行」,我們的身、口、意業都要保持好,與人廣結好緣。「而於正行安」,心若正,行就安,我們的行為都能心安理得。「安住而不捨」,我們要好好安住著,不要捨離。

我們「自覺並覺他」,覺行自然圓滿。「智德不思議,稱為妙覺」,我們若能透徹了解這個智,深信「因緣果報」,將身、口、意的行為照顧好,自然對法會很清楚。我們「自覺」,還能夠「覺他」,才是我們心靈的大圓鏡智。這面大圓鏡子,也才擦得清。

「佛果無上正覺,證得此覺,稱之為佛」。我們修行的目的,就是要到佛的境界,要修得我們的心清淨,修得我們也能懷持諸佛菩薩的心境。菩薩與佛面對人生這種開闊的心境,清楚而不糢糊,這種明覺就是佛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靜明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