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
2017032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92集
佛說法中蘊藏於古往今來,
如今見證一乘大法說因緣,
佛為上根人示真滅度大法,
導正權小向大明一乘之實。
「佛說法中」,佛在說法中蘊含著他的古往今來。佛法,是無始以前就有的道理,並非佛的時代才有,是無數劫以前就開始了,諸佛道同,只是世代劫波輪轉。
釋迦牟尼佛在說法中,一樣蘊藏著過去諸佛說過的法。這個法,古往今來,沒有盡頭,法周而復始,一直綿延下去。過去佛是這樣說,現在佛也是這樣說,未來佛亦是如此,法中蘊含著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
釋迦牟尼佛說法,同樣也是見證一乘大法,說因緣,同樣要說過去有某種某種的因緣,某個時代,眾生的生態,聖人一大事因緣出現人間;有人間就有故事,故事就是因緣。要構成故事就要有因、有緣。大法沒有離開因緣法,因緣法與一乘大法相依相伴,無法分開。
「佛為上根人示真滅度大法」,向大家說跡法,分析到最後什麼都沒有。人生活到盡頭,不管有沒有修行,還是離不開老、病、死。人生一統,最後同樣還是「真滅」,就是沒有了。到頭來什麼都沒有,只有一項,就是業識。
是善業或是惡業?善業,「六度萬行」,累生累世累積很多的善業因緣,自然「因圓趨果」,就是成聖、成佛的果位,到佛的境界。將因緣歸納起來,就是「妙有」,但要去行菩薩道,就要認識「真空」。
「佛為上根人示真滅度大法」,這種滅度,就要修清淨行。「導正權小向大」,用因緣法來引導人人,要發大心、立大願,行菩薩道,要保護我們的心,磨練出在任何環境永遠都不會動搖。「明一乘之實」,人人要修好六根。
「六根為因,六塵為緣」,我們要「慎防」,我們要很謹慎,預防自己的六根緣著外面的六塵,而起心動念,被外界給誘引去了。「如眼根對於色塵時」,此時我們要「慎戒」,要謹慎守好自己的戒。
「識即隨生」,這個意識立時生起,「餘根亦然」,其他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去緣外面的境界,他就會起心動念。「含識性皆平等」,前面提到的「含識」,凡有生命都稱作含識,所以性皆平等。人是這樣,動物也是如此,我們要好好用心體會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