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
2017031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82集
我等敬佛付託,告敕之命而忍諸惡,
為敬承佛正教,常住於世綿延化度,
因而備受譏刺,如斯輕言當面辱罵。
此諸菩薩敬佛故,弘經徇身忍難也。
菩薩若聞不聞,默然忍受,是非一致。
尚不知有我,況校是非!
我們要效法佛陀在世時的發心菩薩。他們不怕人間種種的險惡,不怕末世惡比丘種種的辱罵、誹謗。他們願意接受佛陀的付託、教令,未來世種種的惡,他們都願意去面對,這是菩薩在佛前所發的願。
他們說:「『為敬承佛正教常住於世間』,能夠『綿延化度』,為了佛陀您所教化、付託的正法要綿延在世間,長長久久的去教化、度眾生,我們都願意。」
「因而備受譏刺,如斯輕言當面辱罵」。未來末世中,這些惡比丘邪知邪見、貢高我慢,用種種苛薄的言語來譏刺、傷害我,或用種種輕視、輕蔑、侮辱的語言辱罵我,我都不怕。」
這群菩薩發大願,為了「敬佛故弘經殉身忍難也」,我們由衷敬佩他們的精神。
佛陀在世時,向眾生說了很多人間「苦集滅道」的道理,大家體會了解了,也懂得發心,卻是懼怕待在娑婆,對於險惡的世間,無不心存畏懼。
佛陀,雖然人生自然法則,緣將盡了,但是還有一段未了之緣。未了之緣,就是眾生還在芸芸煩惱無明的苦海中。佛陀不忍心,捨去這一生的報身,還要乘如是法,再來人間。
但是,來人間度眾生,僅憑一己之力是「無法度」,需要更多人助緣,而且要綿綿密密的時間、空間、人與人之間。倘若大家都不敢來,佛滅度之後,這個世間要怎麼辦呢?
佛陀的法身慧命,需要由菩薩來延續。因此,很多發大心的菩薩敬佛,願意投入未來惡世中,即便捨身為正教,他們也願意忍諸苦難;就算有很多無明箭的傷害,他們無懼,願意忍受。
這些菩薩們說「若聞不聞,默然忍受」,「不論是當面詈罵、諷刺我,或者譏刺、侮辱我,我都能忍耐;何況在我背後造謠誹謗,間接聽到無的放矢的言論,我也能默然忍受,不會再去回應。」
可見,這個「四相」──人相、我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一切相都完全破除,再也沒有人我是非了。心放寬了,與事無爭,面對種種境界,唯一的心念就是綿延佛的教法。
「如此輕慢言,皆當忍受之」。各種誹謗,譏毀,當面辱罵等等,我全都能夠忍受。「以為法故」,為了要在娑婆世界弘通佛的妙法。僅僅是忍還不夠,還要有一股很慇實的力量,就是「軟實力」;雖然這股力量很軟、很柔和,卻是世間任何堅硬的利器都不能摧毀。
法要傳下去,我們就要自我淬鍊出這股精神理念!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