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勸持品》以三昧力 勤行四修

0觀看次
A- A+

 

繪圖/黃逸樵


20170309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81集

以三昧力守護眾生,令不起諍,
隨順法性無違,具四修住此處,
多聞總持不忘,能解妙義弘法。

我們學佛、學法,心念要正。法,修入心來,就要用在日常生活中,與人、事、物契合,學法才是有用;學法就是盼望法度入心,我們再將法度向眾生,叫做「自度度他,自覺覺他」。度入我們的心,是正法;再度向他人,同樣也是正法。

希望眾生不起諍論,首先我們要將法證入心來,自己心中有正念,就沒有諍論。我們有正念,再教育給眾生,當然眾生之間就沒有爭論。用三昧力,向內守護自己的心,向外是守護眾生,彼此之間不起諍論,實在是很重要。

我們「隨順法性無違」,要「具四修住此處」。「四修」,我們若肯發心,在這個娑婆世界剛強的眾生群中,更不能缺少「四修法」。「四修法」住人心,佛法就永遠住人心。

「四修」,大家要再用心記住。一是「恭敬修」(編按:一稱「尊重修」),「至心恭敬,禮念佛心,無有懈退」。常常說念佛是念入我們的心,我們的心要體會佛心。佛心掛念娑婆,佛心掛念三界,佛心體順眾生,我們也都要體念佛心,恭敬佛的心,千萬不要懈怠、退轉了,這就是「恭敬修」。

第二,「無餘修」。福德與智慧,都是我們修行慧命的資糧。我們必定要將這個種子、資糧置入八識田中,不斷經營我們的慧命,才能道糧充足,綿綿不斷。

所以,「無餘修」是要在人群中修福、修德。「修福」,就是入人群和大家結歡喜緣,付出無所求,還要心存恭敬。

第三,「無間修」。「無間」就是勇猛精進沒有間斷。日常生活中,念佛的心入我們的心來,從一大早開始直到晚上,每天用心在人群中,全都是「無間」,不停歇、不間斷。

第四,「長時修」。時間無窮盡,就在「菩薩萬行因圓趨果」。在無窮盡的時間,我們都在修菩薩萬行,一直到因圓成佛果了。時間不間歇,就是長時間勇猛精進一直向前走去,生生世世不間斷。

「多聞總持不忘,能解妙義弘法」。這些菩薩就是用恭敬心、無間斷的來聽法、用長時間修行來聽法,一直無餘的恭敬下去。這樣不間斷,才能將法永恆維持下去。「能解妙義弘法」。奧妙的道理多聞、多聽、多了解,聞一能解十、解百、解千而千萬,愈聽愈了解。

法入我們的心來,一點就通了,一點就開了,一會合即悟,這就要我們長時累積。生生世世,不要有雜念,就是專心一念,用恭敬心守護這個正念,守護眾生群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