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
2017030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80集
此是弘經菩薩,
擬末世邪智人所行之事,
邪慢存心,偏向蘊行,
異言誑惑世俗;
是人結惡顯假,
懷惡心無正念,常念俗不順教。
弘經的菩薩,指的是佛在靈鷲山用眼光環視一下,盼望他面前的弟子,聽法之後,懂得發心,願意將法綿綿不斷延續下去,卻是人人懼怕在堪忍世界,實在是難堪忍。他們接受佛陀的授記,安了自己的心,具足信心了,知道未來好好用心,繼續修行,發大心、立弘願,將來也能夠成佛。就是不敢面對娑婆世界,寧可發願到他方國土度眾生。
多日來如是反覆敘說,就是要讓大家都能了解,在佛陀教化時代,修行者的心態,與我們現在修行者的心態也差不多。現在的修行人,也是這種心態居多哦!儘管佛陀親自教育,他們信受奉行;但是,對這種剛強的眾生,也是有逃避的心,這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佛陀的靈山會,除了出家眾以外,還有在家菩薩,以及這些長者、居士,發大乘心的新發意菩薩,又有法身菩薩,助道場的菩薩很多。他們能夠揣摩佛陀時代的未來,就是我們現在,佛法可以借重科技來宣揚。
但是,現在人心險惡,利用科技也能造謠、模擬。現在的人就是信虛者多,信實者少。眼睛看不到,僅僅用耳朵聽,看人家怎麼說,你就怎麼信。若要誹謗人,讓人信以為真,也是很容易。所以,當時的菩薩揣摩未來的世間,有末世邪智人,心念偏差一點,所行之事總是偏邪了。
那時候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的心態很旺盛,「邪慢存心,偏向蘊行」。這種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用他的小聰明,利用高科技「集」來人間種種方法,「集」就是「蘊」,用「異言誑惑世俗」。現在和未來人間這種事會更昌盛,真的是很可怕,未來的濁惡世,就是「異言誑惑世俗」。
「是人結惡顯假」。都是惡念、惡行,所造作的都不是真實,所現出來的都是假。這個「假」,名稱是出家眾,看來也是出家眾,但是所行的不是真實行;這是我們的未來,後世會愈來愈嚴重,這種人會愈來愈多。
「懷惡心無正念,常念俗不順教」,此所以大家不敢再來娑婆。人間剛強惡劣的眾生,他們不敢面對,因為這些事情他們清楚了。但是菩薩也同樣很清楚啊,就表達出他們的心,「他們怕,我們不怕。請佛不用擔心,您要再來娑婆世界,我也會跟著佛一起來。佛陀,您若滅度之後,也請您放下,不用擔心,您所關心的地方,我們都會去照顧。」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