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
2017030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74集
身心定於一處雙手合掌,
表一心即專心虔誠意念,
累生世立弘願隨順聖教,
誠正信實慇懃懇切弘誓。
長的時間,累生世、無量數劫;短在時、日、剎那,全都叫做時間。應用時間,就在當下那一念,好好地堅持下去,無論累生世、塵點劫,無不都在最初的那念心,這就是「定於一處」。
在法華會上,大家也是用這樣的心在聽法,事相、理相會合在一起。事相,就是那個時候、那個場合,大家同坐一起,「身心定於一處雙手合掌」,這叫做事相;「表一心即專心,虔誠意念」,就表示理。心專意念表示我們最虔誠的心,心是看不到,真心就是道理。
人人心要和理相會,一心就是專心無雜念,用最虔誠的意念。事、理會合,就是前面所說的「智」來契「理」。剎那的時間,可以在我們的一念間永遠堅持下去,這念心就是「累生世立弘願」。
諸佛菩薩發一念心,瞬間就是永恆。這個永恆,無始也無終,無法追究從什麼時間開始,叫做無始。過去是這樣,現在是這樣,未來也是如此,這種「隨順聖教」,諸佛的心合於真理,靠著這分誠意,不會讓他迷失掉。
「誠正信實慇懃」,因為傳法立宗很重要。人人學佛要有「四弘誓願」,慈濟人入慈濟宗門來,「誠正信實」,要依教奉行。我們的心願是法要傳,佛也一樣要立願。「四弘誓願」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我們一定要誠意才能立下弘願。到人群中不懼辛苦,不畏繁雜,不怕時間長,就是要勇猛精進;虔誠的心,才能一心一志,勇猛精進,這就是「誠」,誠心才能誓願度眾生。還要「正」,正心才能斷煩惱;我們要有「信」心,才願學法門;還要有「實」心,我們才願成佛道。
任何時間,任何地方,身心都要定於一處,以表達我們的虔誠誠意。無始以來,從發心願一直到未來,我們要累生世立弘願。我們隨順正教,定要誠正信實,殷勤懇切立弘願,才能達成我們的目標。
比丘、比丘尼前後得佛授記,人人都已發心發願,卻是人人都不敢在娑婆世界,而是發願要到他方世界。佛陀的心很憂鬱,他默然,眼光掃視在座的這些弟子,期待人人的心趕快啟發出來,不只發心在他方,應該要覺醒起來,法,就要用在娑婆世界。大家應該會意了。「承目視之意」,很多人就「避座起向前,極思欲持經」,向前表達:我願意要在這裡持經。
我們要用心體會佛的心,佛心為己心,聖志為己志。佛陀的志願是永恆的,娑婆世界不淨化,一大事的心願未了。我們知佛心,體佛志,這一大事要完成,必定要綿綿連連一直傳下去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