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勸持品》如法修持 覺性平等

0觀看次
A- A+

 

繪圖/黃逸樵


2017022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70集

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,
應是心自知得佛授記,
但見聖母大愛道得記,
因請命於佛欲彰己德。

《法華經》中的因緣、譬喻,將很深的道理,用很淺的形相來譬喻,用因緣來分析,就是要讓任何根機的人都能接受。

「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」,這是佛陀的經歷,我們從中能去體會很多道理。「俗」和「道」,真正的分別在於我們心的執著,而受世俗的形形色色給制約住,故稱為「俗」。至於「道」,時間、空間,人與人之間,時常都合在一起。我們平時隨著因緣在這個空間,生活有白天、晚上,四季調合,生命就在這個空間度過。

在這個時間、空間的生命體,我們到底造作了些什麼?「就有道而正焉」。隨著大自然而生活,有人倫、有道理,都叫做「道」。偏偏人類將這些道理模糊掉了,隨著外面的境界轉換,由不得自己。受到外面色的控制,就變成「俗」,世俗種種將我們控制住了。

因此,我們要以佛陀的教育為依歸,如何離俗、去世榮?再回歸到時間、空間、人間的倫理、道德,選擇這個道路來修行,以回歸真如本性。唯有很簡單的生活,心才能守得住,六根門才不會輕易打開了,接納很多外面的塵惑而擾亂自心,因此,就要「修行求道法」。

「應是心自知得佛授記」,就像摩訶波闍波提、耶輸陀羅,她們這一群宮中女眷一向都在皇宮享受。因為佛陀修行得道了,道理這麼充足,而且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無一不知,無事不曉,她們非常欣慕嚮往佛陀的智慧,涵容天地間的真理。她們有這個因緣,也有這份心,願意「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」。

摩訶波闍波提,佛的姨母,自知修行、自我肯定:「聲聞能夠受記,我們也是聲聞,我們也應該能夠得佛授記。」

「但見聖母大愛道得記」,耶輸陀羅看到佛的姨母所帶領的比丘尼群,也被佛陀唱名授記了;耶輸陀羅心下覺得,怎麼沒有叫到我的名字?她希望佛陀能為她證明。「因請命於佛,欲彰已德」,她認為自己的因和德已堪得受記,希望佛陀能夠為她證明。

耶輸陀羅「為求慧命增長捨世榮」,她捨棄了世俗的榮耀,已做到「廢形守節志,守戒如儀」。她還很年輕,但為了修行,同樣捨棄虛榮富貴,落髮了,穿起糞掃衣,甘願過著簡單刻苦的生活。

「依佛音聲教」,在僧團裡,佛陀說法,她和這些聲聞一樣聽聞佛陀音聲而得教育,同樣是「如法修持」,很守規矩修行;所以,耶輸陀羅也自認為:我「信受自肯定」。不只佛的姨母大愛道肯定,我也很肯定佛陀所說的教法,就是「覺性平等」,所以,我也應該能夠成佛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