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勸持品》娑婆國中 人多弊惡

0觀看次
A- A+


繪圖/黃逸樵


2017022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66集

佛地遠本三世過現益物,
法身常住化化無盡無窮,
無古無今空劫前未為始,
聖者累劫求覺迷者沉欲。

佛佛道同,佛陀來人間,都要說過去長劫之前,生生世世以來,無不都是求真理妙法;這是覺者生生不息,同一個心念,就是求法證覺。「三世過現益物」,不論過去、現在、未來都一樣,目的就是為了入人群,教化眾生,希望眾生覺佛所覺。

佛陀體悟得到的道理,期待眾生也能同等體會天地宇宙的真理。自古以來,人人覺性存在,這種「法身常住」,在外展現的稱作「道理」,在人人本具的稱為「真如」,人的真如與外在的道理會合起來,就是真法身。

所以,無始劫以來,佛陀為法求人,不斷入人群,期待人人都能體會,希望人人的本覺真如與道理會合起來,因為「法身常住」,道理永遠存在,真如本性人人本具。所以,佛是生生不息來人間,「化化無盡無窮」,「六道,四生」無處不在。

「無古無今空劫前未為始」,「無古」,就是過去無盡頭的時間。而「今」,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世時代,以今來說已是過去;而現在,未來的人說我們已是過去了。空劫;世間成、住、壞、空,每個階段都要經歷二十個小劫的長時間。經過成、住、壞,到空劫之時,這世間空無一物,完全被破壞掉了,叫做「空劫」。

空劫之後,以前的人說「盤古開天地」,就進入「成劫」。科學家說,在很早很早之前,地球上空無一物,叫做「空劫」。其實「空劫」,還不能稱作「開始」,因為在它前面也經歷過成、住、壞,才到空劫,叫做「空劫前未為始」。

因為道理存在,道理不受成、住、壞、空所障礙,因為它無形無體相,故說「無古無今空劫前未為始」,這個道理無始也無終。

「聖者累劫求覺」,無始以來,聖者就是一覺千悟,知道人生迷茫,佛陀來人間,不厭其煩為眾生開示,期待眾生能悟入,將我們的真如與理會合。「迷者沉欲」,迷者一直沉淪在欲念,一念無明起,不斷複製無明。

佛陀的道力,是生生世世入人群中鍛鍊出來的。歷經生生世世的困難,佛陀猶然不改其志;卻是我們人間眾生「此等道力未充足」,雖然也聽法了,還沒有下定堅強的意志,發心容易,恆心難持啊!

因此,「難堪惡世,發願他方異土」。很多人看到二萬菩薩在佛的面前發願,在佛陀僧團中已得佛授記的五百阿羅漢、八千學無學人,他們來到佛的面前說,願意受持此經;但是弘揚這部經典,不敢在這個娑婆世界,他們想去他方異土教育那些眾生。

佛陀曾向大家宣布:「除了這個世界以外,還有他方世界!」所以,這些弟子認為還有他方世界。前面經文是有他方世界,但還是未知數。

人生苦短,佛陀為眾生用心良苦,他也了解世間「弊惡」的眾生是如此之多;有些修行人並沒有很大的決心和勇氣,所以〈法師品〉以下,就是要募人、求人來接受法。眾生剛強,修行者要把他調伏到真的法執、人我執全都去除,實在很不容易!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