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》龍女忽現 讚佛實智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7012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50集

文殊龍宮化眾,乘蓮會歸靈山,
龍女智超常理,智積疑慮難解;
諦理論說體空,事相會悟妙諦,
龍女讚佛證已深達實智,朗照無遺。

〈見寶塔品〉,智積菩薩說:「聽《法華經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,我們是否可以回去了?」雖然佛陀說「眾生皆有佛性」,但要成佛,得經歷長長久久、累生累世的時間,要捨身命,「六度萬行」很辛苦的過程才能完成。最怕的是,有人畏懼辛苦,就半途而廢。

所以,佛陀挽留智積菩薩,「且待須臾」,因為文殊菩薩就要回來了,你可以和文殊菩薩見面一下。果然,文殊菩薩就從海龍宮乘坐千葉蓮華浮現在海上了,他所度化的眾生,同樣也是蓮花為臺,乘坐蓮花在空中,回歸靈鷲山來了。

「乘蓮會歸靈山」,文殊菩薩乘寶蓮花回歸靈鷲山來了,表達出「龍女智超常理」,和一般人是不同哦!所以,智積菩薩懷疑啊!這是不可思議,釋迦牟尼佛捨頭目髓腦,歷經無量劫時間的苦行才能夠成佛,龍王女怎有可能在這麼短促的時間就成佛呢?

「諦理論說體空」,這個「體空」,現在開始就要去了解「體性皆空」。釋迦牟尼佛所覺悟的,天地宇宙完全合而為一了,因此,他講說《阿含經》、《方等經》,講說《般若經》,以「空」的道理來破除眾生的執著。現在智積菩薩還有執著,執著這個事和相,所以這「諦理」開始「論說體空」。因為智積菩薩對「體空」的道理還不是很透徹。

「事相會悟妙諦」,因為龍女是以事相體空去體會道理,但智積菩薩無法體會,心中有疑。當然,龍女能夠體悟這麼甚深微密的道理,絕對有其過程因緣。「龍女讚佛證已」,佛已經「深達實智」,也都智慧「朗照」了,這麼微密的道理都很清楚。

「若如來以不思議慈悲等觀妙智」,釋迦牟尼等諸佛皆有不可思議的慈悲等觀,那種妙智慧。常說「慈悲等觀」,六道四生的眾生形體各異,然皆有佛性。龍女有修行過來的工夫,才有這種慈悲等觀的妙智。

「靜思惟之」,其實眾生內心都有清淨的真如本性,也就是覺性。既然如此,「不見有九界之罪相」。罪福的相,就是「全法界一切因緣果報之相」。全法界,就是「十界」,有「四聖六凡」,除了佛界,就剩下「九界」了;因為佛已經脫離了罪福的相,他成佛了,與宇宙虛空合為一體。

佛已是超越的聖人,得無上正等正覺;因為菩薩還有微分的煩惱,所以他在九界之中。龍女能夠知罪福相,佛陀已經沒有這個差別相,所有的罪福相「悉皆遍照」,佛全都了解,故能光明遍照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