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30114合群濟苦無所求
Giving Selflessly with a Broad and Pure Heart
真誠竭力行大願
螞蟻雄兵爬須彌
弘揚正法入經藏
合群濟苦無所求
每每聽聞慈濟人磨手皮、做小工,賺著辛苦錢卻願意做大布施,聽了實在是很感恩,但我也捨不得他們這麼辛苦地節省自己,點滴累積,才終於完成心中的大願。
我總是告訴大家凡事盡力就好,千萬不可以有壓力,師父期待的是大家拿出真誠的心意,而不在於捐款的金額多少。
經藏演繹弘正法,不輕己能上須彌
大家護持慈濟的這一分心,我經常比喻就像一隻小螞蟻有願要爬上須彌山,儘管力量很微小,既有願力就會生出無限的力量幫助自己去達成。我們要以小螞蟻爬須彌山的精神來自我啟發,若非有願力,怎能透過行菩薩道來弘揚正法呢?
在《無量義經》的入經藏演繹,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弘揚正法。為了在舞臺上做出完美的呈現,結合音樂和經文,希望能讓人了解這一部經的內涵。
要以這樣的演繹弘揚正法並不容易,大家都是以虔誠的心參與演出。大家在舞臺上的動作整齊劃一,我在觀賞之後相當感動,而我唯一的心願是希望人人能夠「法入心」,並且永恆地了解真理。
佛陀誕生在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是為了教菩薩法、救度眾生,菩薩要入人群、與人互動,而且要保持心寬念純。如何做到心寬念純呢?心寬,就是時時打開我們的心,念純則是淨化煩惱讓心念單純。
《無量義經》帶給我們的教育,就是讓我們做到心寬念純,這也是轉凡為聖的起點,只要依循教義,便能成為人間菩薩。
菩薩成群千手眼,不計功德量無數
《無量義經》教導我們,人不分貧富、貴賤、智愚,只要打開心胸,每個人都能成為菩薩。有的人雖然富有,但是請他付出一點點去幫助別人,他會覺得若是需要持續付出,他會感到心疼;若是付出得太少似乎又顯得沒有面子,於是索性對於他人的苦難不聞不問。這就是「富中之貧」的人,而這也讓世間變得冷漠。
儘管人們對於他人的苦難視若無睹,這讓我們有時感到世間冷漠,可是依然有一群菩薩運用智慧接引那些人多了解人間疾苦,讓他們有機會見到苦難人的處境,體會人生無常,進而懂得把握因緣做好事。
這幾天透過視訊連線,得知慈濟志工在泰北、尼泊爾的慈善工作,還有針對烏克蘭難民的援助,在波蘭的波茲南這座城巿,慈濟志工張淑兒一直與難民保持互動,從他們逃難到波蘭之後的生活如何安頓?尤其現在當地正值冬天,所需要的物資如何供應等,在在關懷他們的生活所需。
平安就是福,一旦國家不平安,老百姓的生活便苦不堪言。世間苦難偏多,面對人生無常、苦空,所幸慈濟志工分布在世界各地,菩薩成群就可以看得更加廣闊,宛如千手千眼、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,廣度眾生苦。
一個人不足以擁有千眼,而是需要結合一群人的力量。你是一個人,他是一個人,而我也只是一個人,若能讓人人會合,只要五百人就有一千隻眼睛可以關照眾生苦難。只要人多,凝聚大家的愛心就可以相約來助人,如此互愛進而愛人的生命才具有價值。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