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122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37集
寶塔出現說經處,為圓滿聽妙法華,
聞經見證兩具訖,是故自然還本土;
多寶塔從地涌出,是以稱下方世界,
遍滿虛空盡法界,古今佛諦歸一體。
在〈見寶塔品〉,多寶佛塔從地湧出,浮現在空中,這是佛陀用事相譬喻,介紹多寶佛來聽法的因緣,就是要來見證《妙法華經》的微妙、難得,是諸經之王。弘揚《法華經》、讚歎《法華經》,這是佛佛道同。
到現在,〈提婆達多品〉算是圓滿告一段落了,讓大家了解,能夠講經、傳經,就有功德。提婆達多雖然這麼惡,違背佛陀的教育,還是得到佛的授記,這就是他過去生聽經、傳法的功德。
多寶佛「聞經見證兩具訖,是故自然還本土」,聽經、見證兩項都俱全了,自然就要回到他原來的地方。「下方多寶佛」,因為在〈見寶塔品〉中,他是從地湧出,「從地」就等於是下方。並非指多寶佛是在下方的三惡道;十方佛的世界,有東、西、南、北,四維,上、下;多寶佛塔是從地湧出,故稱為「下方」。
《法華經》有跡門與本門。跡門,「跡」就是用事來譬喻;本門,有真實的道理。佛陀用事相要來顯這個道理。事,多寶塔承接之前的〈法師品〉,在〈見寶塔品〉要浮現出多寶塔,讓我們了解人人本具真如本性,法,回歸來了。要讓我們更清楚大乘法,怨親平等,而有〈提婆達多品〉。釋迦牟尼佛講經,事相很完備,這是一個跡門。
「遍滿虛空盡法界,古今佛諦歸一體」,道理是遍虛空盡法界,自古來今,所有的佛出現在人間說法,最後還是回歸於道理,古今佛都是一樣。
道理,就是法,法身就是從佛所說出來的法;要有人說出道理,我們才會了解。而要說出這些道理,就要大徹大悟的大覺者,才能說出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,讓我們能很清楚。
在〈提婆達多品〉這一品,為什麼佛陀要為提婆達多授這麼大的記?人人都很疑惑。其實,這一品是要讓我們體會了解,善惡懸殊,惡有惡報,提婆達多在眾目睽睽之下,生陷地獄,受極大的惡報,不就是極惡現報的果嗎?
要有智慧的人才能體會提婆達多為什麼得佛授記?我們要徹底相信,不生疑惑;我們要了解因果循環,生生世世都要相信一實大乘法,若能「敬信不疑者」,全都很清楚,無疑惑,就是「聖賢自覺之境」。
「感世出世之果,必上達通經之理」。我們能自覺,就能知道世、出世間的果報如何造作?是生生世世要來求妙法;或者生生世世都是愛恨情仇,不斷在循環呢?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