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122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35集
欲體解大道心行,須先鞏固信心願;
因果懸殊甚微妙,善惡如影實有報。
古佛多寶聞法來,現今釋尊集分身;
提婆達多受佛記,釋尊悲智無怨記。
人人心中不解:提婆達多犯下三大逆罪,大家眼睜睜看著他深陷地底火海中,為什麼佛陀還為他授記呢?我們要用體解大道的心,堅固我們的信心、願力,絕對不要懷疑「因果懸殊甚微妙」,真的是很微妙,「善惡如影實有報」,善惡絕對有報。否則,提婆達多不是說他神通廣大嗎?當他使計要毒害佛陀時,這麼湊巧大地裂開,就此生陷地底,卻無法現神通跳過兇險的惡火呢?這就是善惡有報,不是不報,我們要很相信。
「古佛多寶聞法來」,看看古佛多寶如來,為了聞法,立下宏願:凡是講《法華經》的地方,我就到那個地方聽《法華經》。這是他還未了的願;若有佛講《法華經》,他和寶塔就會浮現在那座道場,見證《法華經》是人間的一大事因緣,成佛就在法華。
現在釋迦牟尼佛正在講演《法華經》,多寶佛與寶塔同時俱現,大家想見塔中的古佛,釋迦佛要先將分身佛集中過來;所以見佛,法必定要具足。人人本具佛性,我們聽法,要趕緊將聽過的法再回憶,要趕緊回歸。倘若法歸心,我們本性佛的真如就會浮現出來;法若沒有歸心,真如還是被煩惱無明覆蓋著,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。
佛陀集分身佛的用意,佛的法身就是真理,道理入我們的心來。佛的用意,就是人人聞法心無漏,聽經不要讓它漏掉了;若漏掉了,要趕緊撿回來,就是回憶經典的意義。所以說「古佛多寶聞法來,現今釋尊集分身」,〈見寶塔品〉即是。
現在這一品,提婆達多已經得到佛為他授記了,卻是他墮入地獄的時刻。為什麼這麼壞的人,過去生就一直在折磨他,也能得佛授記?經中也說,釋迦佛在無量劫以前,身為國王公開求法,那位阿私陀仙向國王說:「只要你肯聽我的使喚,我就會給你法。」這是提婆達多得授記的因。雖然國王是那麼殷勤的付出,卻是仙人不斷地折磨他,任何的苦行,國王都堪得忍,不念怨,只有感恩心。這就是磨練修行者的大道心。
想要體解大道,我們有否身體力行在這條大道上嗎?古人說,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。」同樣道理。修行者要體解大道,這念心要很懇切,要鞏固我們的信心、願力,還要身體力行。
提婆達多離開地獄之後,將來還能再與佛同世,同樣聽聞《法華經》,這是一個因緣、種子。他離開地獄後,同樣也能生在梵天,或生在淨土中,這都我們的本性種子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