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》授記達多 佛號天王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121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31集

教授宣道傳聖言,謂示教訓誨於我,
隨機教化方便法,障塞防礙能通達;
曉了善巧明說法,示教利喜諸眾生,
覺有情利益眾生,同成無上菩提道。

「教授宣道傳聖言」,釋迦牟尼佛入滅到現在,兩千五百多年過去了,人間歷時很長久,佛陀所教化的法一直流傳下來。古代祖師為了傳聖教,多麼辛苦啊!法要流傳並非易事。

釋迦佛在印度講經、說法,滅度之後,法在印度盛行。中國與印度雖然國土相接壤,但是中原首都到印度距離非常遙遠,尤其古代交通不便。想想看,古代名師前往印度取經的,不知凡幾?但真能成功抵達,並且安全回來的,耗時費日固無論矣,其中所經歷的苦難,實在無法勝數。

佛陀告訴我們,這要經歷無數劫,生生世世要在人間好好地磨練,所以我們要有心理準備。就如玄奘法師,他要去印度取經,也是抱著九死一生,那念心很堅定,幾次瀕死而生,他的心意絕無絲毫退卻,我們就要練出這樣的心。

「教授宣道傳聖言」,這就是修行者的目標。「謂示教訓誨於我」,我們要很感恩,今日有法可聽可看,可以讓我參考,都來自過去的古賢大德。為了傳法,也是歷盡千辛萬苦,我們今日有這部《法華經》可說、可聽、可讀,這是鳩摩羅什宣道之功。

「隨機教化方便法」,因為眾生根機不同,就要隨順眾生根機,應時逗教。聽法還要能身體力行,這個障礙就愈來愈多了。因為現在人與過去不同,過去的人很單純,現在人享受欲念,思想也複雜化了,可能障礙也很多,故說「障塞防礙」。

但是,有心就無礙,「障塞防礙能通達」。只要有心,法牢牢記在心裡,法比生命還重要,自能成長慧命,讓我們生生世世都不會迷失方向。只要我們有心,再大的障礙,我們都能通達過去。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過來的。

「曉了善巧明說法」。對法都能很清楚,隨著時代、人的根機,道理全都通曉了,隨這些根機,善巧方便,清清楚楚來教導,引導我們走向對的路。所以「示教利喜諸眾生」,讓大家聽了,歡喜去做、感恩啊!

「覺有情利益眾生,同成無上菩提道」,希望人人從善門進來,了解佛法,甘願、歡喜,付出無所求,「同成無上菩提道」,他得救,我們歡喜。

在〈提婆達多品〉,國王願意放下王位,跟著仙人去修行。「是我真善知識,是無上菩提伴」,任勞任怨付出,生生世世這樣刁難他、折磨他,他毫無埋怨,生生世世為無上菩提伴,完成「四無量心」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