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120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21集
舉昔多劫勤求妙法,激勵諸人,云何而不勤求。
正顯法華於諸經中最為第一,若持此經則成正等無上佛道。
舉過去多劫以來勤求妙法,是這段經文的大意。要讓大家了解,修行不是今生此世就能成就。因此舉出過去很多的例子、事相,讓大家知道修行必定要經歷很長久的時間,還要經得起很多磨難的過程。
「舉昔多劫勤求妙法」,多劫,就是時間很長很長。佛陀很誠懇、很坦白,讓我們知道:修行很辛苦、磨難很多,修行是生生世世,不是短暫的這輩子就能完成,大家要有心理準備。
學佛注重在勤求妙法。我們求法要求得真實法,不是只求去除煩惱的小教、小乘而已;為救濟天下眾生,你還要入人群求得這個妙法來「激勵諸人」,勉勵人人。修行第一要項,得先捨去一切人所不能捨,苦人所不能苦,用此感受人生的疾苦,才能將法刻入心版中來。
所以,佛陀鼓勵人人真正要身體力行,不怕時間久,不怕人事物的磨難。既然佛陀這麼坦誠,大家難道還不想要勤求嗎?難道我們還無法發心勤精進求妙法?
「於諸經中最為第一」,釋迦牟尼佛勤求的妙法就是《法華經》,多寶佛也是為聽《法華經》故,與寶塔現身在法華會上,可見《妙法蓮華經》是諸經中最為第一。「若持此經則成正等無上佛道」;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、了解佛陀的用意。佛陀的坦誠,我們相信、無有懷疑。求信、求解,有信、有解,才能體悟得到。
「今既授記多劫勤修,乃得證果」,因為前面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,我們聽到也看到了,佛陀就為五百弟子授記、為千二百弟子授記等等。授記,是要向大家印證,「你既發大心,將來也能成佛」。授記之後,同樣要歷經多劫勤修,乃得證果。不是授記之後,自以為已經得到佛陀肯定了。還沒有,只不過肯定我們一下,將來修行能否證果?也要看自己。
「恐彼不勤求進」,擔心已經受記完的這些人就鬆懈掉了,再也不肯精進,佛陀開始引起自己過去如何修行,經過多年的風霜雪凍,人事物中很多的磨難,不只這一生;即使過去「昔為國王,人中極尊,持法不惜身命,為奴求法」,過去他身為國王,是人中極尊,為了求法持法,他不惜身命,願意替仙人為奴求法。
「聖中大智,真心求法」。這是聖人的大智慧,所以成為大智慧的聖人,是因為真心求法。若是「真心求法,受教勤忍」,就是很勤很精進,修行的過程他能堪忍世間的一切。
修行這條路很長,到底要如何用功,生生世世如何身體力行以求取佛法?事事都要看我們自己。這是很坦白的告誡、警誡我們,不是佛為我們授記,我們就可以穩坐泰山,還是不斷要去修行,我們要很清楚佛的用意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