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見寶塔品》五分法身 覺照解脫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1024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10集

身口意離一切造業,離過非謂之戒法身;
息爭論靜思惟無漏,離妄念謂之定法身;
解脫知見沙塵惑破,證真諦謂之慧法身;
得盡智及解脫知見,謂之覺照知見法身。

法入心,要有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這五項,叫做五分法身。

「身口意離一切造業」,我們的煩惱無明造一切業,就是從身、口、意開始,向善,就是一切善業;一念偏差,就是一切惡業,時時都要戒慎、謹慎。所以,我們要離過非,不要犯過失,切莫偏差,這叫做戒法身。

戒能防非止惡,不論是身體行動、開口動舌、起心動念等等,絲毫都不能偏離軌道,這叫做離過非。「息爭論靜思惟無漏」,少說人的是非,好好地想一些應該做的事,這是我們的本分事。今天一大早聽的經,我們有用在日常生活中嗎?若有,就是無漏,我們能夠終身奉行,這叫做思惟修無漏。

「離妄念謂之定法身」。我們不要與人爭,不要與人論,息爭論,自然聽來的法,永遠都在心裡;因為我們沒有起心動念,時時都在靜思惟,故能息爭論。常常思惟法,平時要顧得法入心而無漏,就需要有「定」。這念定心,法與身行,與我們的心,不讓它散亂掉,沒有起心動念,自能離妄念,這叫做定法身。

「解脫知見沙塵惑破」。因為沒有做錯事,我們的心很定,戒守得好,凡事很清楚,我們的心沒有這些煩惱無明,自然身心輕安,得解脫了,就是解脫知見。

解脫知見,連塵沙煩惱也完全破除了。這都在我們平時的身口意業中,我們若認清楚,自然心定、解脫,解脫就離開這些無明、惑的煩惱。佛陀教育我們,「證真諦謂之慧法身」。若能如此,就知道天地宇宙間的真實道理,這就是慧法身。

「得盡智及解脫知見」,盡,所有一切皆分別;智,叫做分別智。分別智,我們守住一念定心,道理都清楚了,自然就能分別天地萬物等等。所以「得盡智」,智叫做「分別智」,慧是「平等慧」。

天地宇宙,眾生皆平等;天體一切形形色色的萬物,無不分別了知,明明了了,能覺知、了解,叫做智。「得盡智及解脫知見」,這些智全都分別清楚了,我們解脫知見,就是盡智,所有天地萬物分別得很清楚,「謂之覺照知見法身」。

總共有五個法身,就是五項真理,集中在我們的身、口、意三業,若固守得好,這些道理自然就清楚明覺,了了分別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