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102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06集
末世弘經,非立弘誓願力不能因行,
故令發心立誓願。古佛本願聞此經,
釋尊大願說此經,分身遠集欲開塔,
見多寶古佛乘願,及釋迦牟尼今佛。
末世就是我們現在的人間,已是末法的時代,道理慢慢流失,道理已經不在人心了。與現在的年輕人說家庭倫理,他們聽不進去了,也沒有興趣了解何謂家庭倫理規矩?
法就是道理,所謂末法,道理慢慢走到末端,即將消失了。在此時代要弘揚經典,闡揚倫理道德,好像很困難啊!說長篇道理,現在人沒有耐心聽。現在人的心很自滿,不願意接受道理,只知一點點很膚淺的皮毛。若說到享受、娛樂,追求卻是永無止境,對法、道理沒有耐心。
佛陀時代就這麼說了,「末世弘經,非立弘誓願力不能因行」。這就是末世,要弘揚佛法,非立弘誓願不可;要立弘誓願,才能菩薩因行,這是很辛苦。「令發心立誓願」,在《法華經》中,不斷教育我們要發心立願。我們必定要立願見古佛;古佛,就是我們無始以來與生俱來的真如本性。修行最重要的,就是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,與真如本性會合。人人有個靈山塔,因為法慢慢啟動我們的心,心地也已經浮現出寶塔,等待著開塔門,見寶塔中多寶佛的全身,所以大家要「發心立誓願」。
「古佛本願聞此經」,古佛就是多寶佛,也可說是我們的自性佛,也就是本願,要從《法華經》將它啟發出來,同樣要聞,「本願聞此經」。「釋尊大願說此經」,釋迦牟尼佛發心立願,生生世世願行無不都是成佛,成佛之後,本懷就是講說《法華經》。釋迦牟尼佛的大願,就是要講這部經,啟發人人自性佛現前。
「分身遠集欲開塔」。分身佛,我們聽經之後,法没有漏掉,應該要再會集回來。「見多寶古佛乘願」,要來看多寶佛,也就是我們沒有漏掉的法,我們乘願來的塔就要浮現出來了。
「及釋迦牟尼今佛」,現在的釋迦牟尼佛,他的法身還在,法已經入我們的心來了,法在,如佛在。我們若將這個法入在心裡,身體力行,就如同釋迦牟尼佛在我們眼前。
我們要知道三佛之意。三佛,過去多寶佛、現在釋迦牟尼佛、十方分身佛,稱作三佛。就是「勸勉諸佛子等切莫辜負三界導師,四生慈父慇切付囑」,亦即勉勵學佛的人,千萬不要辜負三界導師、四生慈父來世間的一大事因緣,我們不能辜負他。我們人人要更發心,要發願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