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見寶塔品》為法久住 故集於此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1014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01集

既聞法已解大道諸眾生,
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義,
依教無漏因行直向佛果 ,
是為世間難得傳法之寶。

傳法,就要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。每天的早、晚課都有三皈依,皈依佛要「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」。向著佛法追求,我們的心要反黑歸白,去掉無明、煩惱、黑暗的一面,向著光明的大道去精進,這是皈依佛。

覺者所指導教育,我們必定要信受奉行,時時提醒自己既已皈依佛,就要體解大道,要好好用心了解佛所說的教法,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。皈依佛之後,我了解道理,期待眾生與我一樣,一起皈依佛,與我一樣體解大道,共同發無上心。

若皈依法,當願眾生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。人人本具覺性智海,我們既然知道本具真如本性,也希望眾生都與我們一樣,知道人人本具真如本性。法入我們的心來,一理通,萬理徹,與世間的物理體會契合,深入體解覺性,自能深入智海。

人人既已啟發佛性,對自己的真如本性深信不疑,向佛道精進,若如此,就要行菩薩道。行菩薩道要能廣度眾生,就要統理大眾。我們所說的話,眾生願意接受,若能將法用在心裡,落實在生活中,這個世界不就是清淨如琉璃佛的境界了嗎?

我們聽法之後,人人都能夠起正信的心,好好地在法中思惟。我們思惟要時時起正信,正思、正知、正見、正念、正行為等等。我們的心,若常常接納正信心、思惟念,與外面的根塵境相對,自然就能反邪歸正,歸於正念來。如此,我們的無明煩惱才能漸漸去除,真如本性漸漸接近。去除一分的無明,就是接近一分的真如本性。

「依教無漏因行直向佛果」。我們要依教奉行,「戒定慧」、「聞思修」,不要漏掉。我們應該定在佛法,定在正思惟,定在我們所追求的菩薩六度萬行,這就是因行,「定無漏」。我們所行、所為、所思、所見、所造作的一切,這個因行,若沒有偏差,還要再向前精進,專心向前,這叫做「直向佛果」。

因行,就是菩薩行,「六度萬行」,堅定心志,向前前進,直向佛果。「是為世間難得傳法之寶」,人人要堅定我們的信心,「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」,「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」,「統理大眾,一切無礙」;既已發心皈依三寶,人人都不能忘卻已發的誓言,時時向前前進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