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101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02集
十方諸佛雲集於此,不是無端;
欲令末世佛種不斷,久住於世,
故分身佛來集,三變淨土設座。
釋迦牟尼佛分身佛來集,從四面八方,四維上下,十方諸佛雲集了。還有天人龍神,分身佛全都到來了,因緣就是為了使令佛法久住。多寶佛為聽法故而來;諸分身佛,天人龍神全都集會在此,就是為了要守護這座道場,希望正法能久住。
同樣道理,慈濟年年舉辦受證,希望慈濟的精神理念永遠在人間,人間菩薩要更普遍,在全球不斷布善種子。菩薩的種子萌芽了,自然小樹、大樹,成就一片菩提林,所以一生無量。每一位菩薩從發大心、立大願開始,不只聽法精進,還要入人群濟度眾生,拔除眾生的苦難,這是真實投入,不是說說而已。
當初佛陀在靈鷲山,集分身佛,所有的法已經集合回來了,聽過法的人差不多都理解了,要做一個圓緣,法就要歸位了。「故分身佛來集,三變淨土設座」,就要趕緊準備空間,每個空間要能容納幾千人,不容易啊!大空間要趕緊設置,方能容納超過千多人進來。
同樣道理,三變淨土,表示時間的累積。過去的「阿含」、「方等」、「般若」,若沒有這些「空、有」的法先來引導,又怎能說到現在的圓教,好讓大家體會呢?時間要很長久,直到現在,三周說法,是表示《法華經》跡門的正宗分要圓緣時。
火宅的譬喻,化城的譬喻,甚至諸子受記等等,這就是大家的心地,已經「入如來室,著如來衣,諸法空為座」。心室的空間都已經清淨了,這是「三變淨土」的意思,就在這個地方設座。
我們已經「入如來室,著忍辱衣」,也「諸法空為座」了,這就是佛在教菩薩法。「教諸菩薩宏誓如是,超塵入淨菩提心」。佛陀用心教育無數的菩薩,要立弘誓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要超塵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無盡的無明煩惱,還有塵沙煩惱,我們誓願要斷,必定要「入淨菩提心」,即是「入如來室,著如來衣,諸法空為座」。如來衣就是忍辱衣,諸法空為座,就是淨菩提心。
「諸菩薩無數劫中所修福德自然具足」。這些菩薩不是今生此世而已,是無數劫中所修的福德具足了。我們今生此世能夠共聚一堂,聆聽佛成道所說的《法華經》,都是過去有因緣,而且過去行在菩薩道上,就是菩薩因行。
我們若能將心門打開,古今的佛同在一起,沒有分別貧富、貴賤,人人平等。只要我們一念心轉,沒有做不到的事情;何況行菩薩道成佛,哪有什麼困難呢?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