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101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00集
法華經乃真空妙有真實法,
絕言思議頓在大眾前宣說。
發宏誓願古今佛諸願道同,
分身佛集塔戶開為法求人。
「法華經乃真空妙有真實法」,佛陀說法四十多年的時間,無不都是說有談空,應眾生根機而說法,人人隨著佛所說教法而接受,了解人間苦難事多,了解因緣果報的真理。隨著各人的根機,知道「苦集滅道」、「十二因緣」法,了解要戒除不好的習氣,就要身體力行善法。
戒自己斷除煩惱比較容易,身體力行善法比較困難。佛陀要再叮嚀大家,一切皆空,除了不要執著以外,世間事事物物到頭來都是空。你付出一切,這是空;妙有,要知道這個因緣果報是永遠追隨在你身邊,即便「因」沒有了,這「果」還是如影隨形。
真空妙有真實法,是《法華經》所教導我們的。真空妙有,不要想善小而不為,也不要惡小而為之,一點點的惡、一點點的起心動念都不可以。所以,我們要認識真空,凡事不要計較,對人要善解,時時感恩,這都是日常很簡單的生活,卻有深深的道理存在。
「絕言思議頓在大眾前宣說」。這麼深奧的道理,若說得很深,絕言思議;其實,將這種大道理講淺一點,在大眾中隨機逗教,「頓在大眾前宣說」,讓大家很快就能領悟。《法華經》裡,包括待人接物,自己的修養,付出的德行,很多的譬喻言詞,就在我們的生活中。
「發宏誓願古今佛諸願道同」。人人要發宏誓願,從過去無量劫以前的諸佛,與現在的釋迦牟尼佛,還有未來,古今諸佛願道同,都是要去接近人群,為眾生付出,故說「佛佛道同」。來來回回沒有離開人間,沒有離開這些剛強難化的眾生。
眾生剛強,那種頑固的煩惱,才需要佛來人間降伏;大覺者講種種法,我們才有辦法體會,這是佛來人間的目標。法從佛口出,這樣的道理,你了解,我也了解,他也了解,人人都體會了解了。共同這個法,眾生有苦難,我們要趕緊幫助他;不了解的心結,要協助他打開心結,去除煩惱,這就是付出。
可見,付出是很容易,佛陀教菩薩法,不離開「六度萬行」,就是布施付出;不論是利的布施,或者語言的布施,或者力量的布施,或者關懷膚慰的布施等等,人人也都做得到,故說「分身佛集」。
不論是遠來的多寶佛,或者就地的釋迦牟尼佛,佛心為己心,用釋迦佛的法入我們的心,人人都是釋迦佛。總之,愛的力量都在覺有情中去付出,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,就在日常生活中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