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見寶塔品》古佛入滅 本願不忘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101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99集

近令有在,付囑舊在娑婆此土弘通妙法;
遠令有在,付囑本地弟子下界微塵菩薩;
觸處弘宣,為此巍巍妙法超言論絕思量。

時間如是過去,生命跟著時間不斷消逝。現在佛陀開始一直交代、付囑了,表示時間所剩無多,眾生名稱上已發大心,卻離自己的真如本性真體還差得很遠,很無奈。所以「近令有在,付囑舊在娑婆此土弘通妙法」。不斷重複提醒大家,時間不久留,生命一直消逝,要把握時間,更要把握身體還是健康,頭腦還算清楚時好好接受法。

在近圍有這麼多適當的時間、空間、條件,應該要更體會「付囑」這兩個字的意義。時間所剩無多,「舊在娑婆此土,弘通妙法」,希望我們要發這念心,願意再來娑婆世界。雖然今生時間剩下多久不知,但還是依著這個世界,我們要有這分覺有情。

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還在沉淪中,還未覺醒過來;我們要覺有情,就要發大心,趕緊覺悟,為這個娑婆世界擴大愛、拉長情。要發心願,立心念,念念不忘再來此土娑婆弘通妙法。這是佛陀為在場弟子殷勤付囑的。

「遠令有在,付囑本地弟子,下界微塵菩薩」。不只今生要及時發心弘通,即使未來,「遠」就是未來,還是一樣。我們要將弘通妙法的精神再普遍,擴充得更廣。這就是佛陀對時間與空間的概念,無不提醒在場的弟子,這是「有在」。就像現在我面前的這些人,叫做「有在」。我說的話,大家都有聽到,有了解,要及時提醒自己,也要發心立願,向大家布達這樣的意念。

不只現在,未來生生世世,「下界微塵菩薩」,還有更開闊的眾生,我們都要有弘通妙法的這念心,所以「觸處弘宣,為此巍巍妙法,超言論絕思量」。法無上甚深,超越了言論。巍巍顛峰,最頂峰的這個妙法,無上正等正覺,「觸處弘宣」,我們有感觸到,可以到達的地方,只要接觸到的人、事、物,無不都是啟發我們的心地法性。

佛陀已經將《法華經》明顯開示,九部法、十二部經,種種譬喻、言教,用盡方法要啟發我們。到寶塔現前,已經三周說法了。只要我們的心淨化,只要我們願力加強。我們要一直發心立願,無處不都是我們行願的地方,無不都是我們的道場,直到佛果的境地。心愈沉重、愈急,很期待大家藉經文來啟發自己。語言很難表達,大家要用心體會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