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見寶塔品》結跏趺坐 安穩不動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091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77集

靜坐法中,結跏趺坐,是最安穩,心不疲極。
取正法坐,魔王見之,其心憂怖,不得安寧。
見畫跏趺坐,魔亦愁怖;何況入道人,安坐不動。

靜坐法中,結跏趺坐是最安穩,心不疲勞。這是我們坐禪的方法。其實平常不說坐禪,我們都說「靜坐」;因為坐禪若偏差一點點,就會取於執著,我們最好是用靜坐,將心靜下來,結跏趺坐。

結跏趺坐,依個人的習慣,有的是雙盤,右腳盤上來,左腳疊在上面,習慣了也能坐得穩定;也有人將左腳放在下面,右腳再盤上來,這是單盤。無論選擇何種方式,只要我們輕安自在,就能坐得安穩。「心不疲極」,靜坐下來,心就會跟著身平順,也不會一直思緒紛亂,不會疲極,坐著也不容易打瞌睡。

我們要很用心體會靜坐的方法。「取正法坐」,我們若用正確的方式靜坐,自然「魔王見之」,就「其心憂怖」。看到一位修行人端坐思惟,魔王看了,自然就起憂怖的心,心不安,不得安寧。

這要用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起居動作,身心都要如法如儀,身正心正,不只坐的時候端端正正;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的起居動作要與靜坐時一樣,身心動念都要很端正。

我們打坐要很小心,凡夫不時說「坐禪」,若有一點點境界浮現出來,我們少了正念、正知見,就會以為浮上來的境界是真的,就此執著住,這念心要再回來正而靜,就難了。這樣一直執著下去,就是走火入魔。這種心境即便沒有靜坐,同樣如影隨形,會出現幻聽、幻境、幻影,就會錯亂掉了。所以,我們就說靜坐,不是坐禪。

靜坐最重要的,就是如何調息。或用數息,就是算一、二、三、四,配合著我們的呼吸,從丹田將氣慢慢呼出去;同樣的,氣再吸回來,也是回歸到丹田。一出一入作為一數,心念都在數字上,沒有讓它跑掉,這念心與我們的身就會合一;若能訓練得心能專,自然身心平靜。

靜坐,就是這樣坐下來,煩惱的事情慢慢沒有了,我們的心會專一。其實身外無魔,是我們自己的煩惱作魔,我們自己的雜念心,自己的煩惱,自己的無明,一而再覆蔽我們的心。我們要調伏得自己不要有煩惱,我們心正、念正,外面的人事物,自然就會分析得很正確,就不會糊塗了;這就是修行者最需要的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