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》308集 劫濁亂時,眾生垢重

0觀看次
A- A+

主講:證嚴上人
時間:二○一二年九月十二日晨語開示

(圖卡:釋德宛)

眾生心欲生垢
煩惱恆沙差別
佛如實淨妙智
隨機施教了知

眾生的心欲,生出很多垢穢,污染大地也染濁空氣;大地原本清淨,就因人心欲念,造作垢穢污染大地、導致氣候不調。眾生的煩惱無量無數,如恆河沙之多,故曰「煩惱恆沙差別」。

◎隨機施教除心垢

「佛如實淨妙智」,佛陀不斷啟動人人的真如本性,因為眾生有如恆河沙多的煩惱,根機無法平等,佛陀用如實淨妙智來觀時、觀人、觀地點,以便應機逗教。

在兩千五百多年前,佛陀時代的印度,立城為國,國與國間互相侵略、爭鬥,只為擴大版圖;佛陀出身的釋迦族,最後也被其他族姓所消滅。比佛世稍晚的秦始皇,為了保護他的江山至萬世萬代,發動數十萬民伕修築長城,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,不知有多少人埋骨長城下,永遠無法與家人團聚。

地球在宇宙間,不過是一粒微塵大而已。人類如此渺小,卻能創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,其間不知犧牲了多少人的生命?兩千五百多年過去了,古長城仍在,但也一直遭到破壞。在時間長河中,僅僅地球這個空間,不知有多少人做了污染大地的事,這都是人的心欲垢穢,傷害無數的人、事、物。

現代人致力於創業,創業就是造業,不斷擴大事業版圖,成為跨國企業。人如此渺小,野心卻很大,因為貪心而造下更大的業力。業,就是不清淨、有污染。「眾生心欲生垢」,就因為這一念心欲,生出很多污垢,濁氣就從人的心欲開始;延伸出的煩惱,如恆河沙數之多。

在眾生濁中,佛陀不忍心而以一大事因緣出現在人間。但是,兩千五百多年來,人心淨化的並不多,卻製造很多心欲的垢染。人能弘道,只要有人願意發心,將佛陀的精神教育廣為宏揚,就有愈多人接受佛法,洗鍊這念欲心。

無奈發心弘法的人不多,法無法廣行於人間。但是地球人口急遽增加,很多人一來到人間,心就受到污染,煩惱不斷複製,佛法的淨水卻來不及洗滌人心。

◎行中有法,法中自有禪淨

過去,社會上念佛法門非常盛行。世間苦、六道輪迴苦,念佛才能蒙阿彌陀佛接引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大家認為這是最行得通的法門,自淨自救,將來就能離開這濁惡世間,去西方極樂世界。

雖然佛法在人間,卻只停滯在念佛法門。我常說「念佛要念入心」、「心即淨土」;大家念佛,卻不瞭解其中道理。佛若念入心,我們的心即是淨土;心中有佛,行中才有法,法中自然就有禪、有淨。

常說「經者,道也;道者,路也」。員林有一位張金潭居士,法號「本壇」。他開始學佛,就是一直念佛,念得很虔誠。他的鄰居是我們一位委員——姚黃玉珠,她覺得這位張居士如此虔誠信佛,應該將他度進慈濟,他很會說法,是一顆宏揚佛法的種子。

一見面,玉珠就跟他說慈濟,這位張居士也跟她談念佛。他認為:我一心念佛就好,念得心清淨,不需要與人攀緣,也不用加入什麼團體。玉珠不厭其煩,一再跟他說慈濟。兩者沒有交集,一拖就是好幾年。

直到有一天,玉珠問他:「張居士,你既然念佛念得那麼好,要你做慈濟,你也不要。不然你也跟我說法,換你來度我。」這位張居士聽得心頭一震,忽然靜下心來自我反省:是啊,我只是念佛,要用什麼來度妳呢?不久,九二一大地震發生,中部大片災區,屋倒房塌,傷亡慘重。他忽然間清醒過來,自問:我只是念佛,到底能以什麼來幫助人呢?

他看到災區觸目所見都是「藍天白雲」的慈濟人,與義消、警察等,大家全力動員救災。心想我能做些什麼呢?我念佛,念得這麼清淨;但是,鄰近的人受到這麼大的災難。他忽然間驚醒覺悟過來,趕緊報名加入志工,投入救災。

投入慈濟後,他做得很歡喜,發現原來幫助人才是真菩薩。接著投入環保,這十幾年來,他每天開著環保車,做得滿心歡喜。現在他致力於推動節能減碳,在某一個社區的警衛室裡,竹筒上清楚寫著「水、電、米、免、碳」撲滿,推行一日五善。社區裡有很多住戶,有人好奇問起,他就與人分享慈濟的理念,把社區當作道場,積極度人,這就是隨機施教。他透徹瞭解「經者,道也;道者,路也。」故說,心中有佛、行中有法,法中自有禪與淨。挑柴運水無不是禪,舉手動足無不是佛。佛入心,法就在我們的行動中。要在人間弘揚佛法,必定要真正投入人群去度眾生。

學佛,若只想念佛做一個自了漢,往生淨土,這就很消極。淨土就在我們心裡,人群中即是淨土。佛陀主張人人回歸本性,從凡夫地要到佛的境界,必定要行過菩薩道。在濁世學佛,要在濁世施行佛法,為人群付出,必定要瞭解佛法道理,才能化濁為淨。

經云:「如是舍利弗!劫濁亂時,眾生垢重,慳貪嫉妒,成就諸不善根故,」

「劫濁亂時」,謂時代昏濁,世代衰微,
道德喪失,人間雜亂,
善根淺薄,不善者增多。
「煩惱垢重」,謂無明惑故貪、瞋、癡及種種煩惱;自障障他,障礙深厚,斯為煩惱濁。
「眾生垢重」,意指具此無量煩惱之眾生,即為惡眾生者眾,不能見容為善者。
「慳貪嫉妒」,意即此惡眾生,嫉妒,貪婪,不願與人相助相利,但知相爭相害。

經云:「如是舍利弗」,「如是」就是這樣,佛陀再向舍利弗說,諸佛無不都是在五濁惡世時出現人間。「劫濁亂時,眾生垢重,慳貪嫉妒。」眾生的垢穢,都是出於慳貪;「慳」就是慳吝。這種慳吝、貪著,就如我們念佛,只想獨善其身,不願意將佛法施教別人,這也是「慳」。

一般凡夫,都很慳貪;自己的東西守護得很好,不願意付出,這種內心的欲念非常堅固。不只是慳貪,又再嫉妒——嫉能妒賢;人家若比我能幹,我心裡很不滿。只怕好事都讓別人做了,別人受到讚歎,我就很沒面子。對這種慳貪、嫉妒的人,因為有這麼多的煩惱,即使有很好的法,也無法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分享。

很多人都有這種心病,怕別人能幹、做太多好事、能力太過顯耀,所以就不懂得要如何鼓勵人人做好事,不懂得彼此讚歎尊重,不懂得成就他人,這都是慳貪嫉妒。「成就諸不善根故」,很多善根都敗壞掉。佛陀也說,這樣的眾生都是焦芽敗種,根都枯萎了,都是空的種子,無法一生百千萬,百千萬從一生。

◎減劫時代,人倫道德衰敗

何謂「劫濁亂時」?就是時代昏暗、渾濁,道德衰微,人倫敗壞。最近的新聞讓人很感慨,有一個婦人浮屍在花蓮海邊,手腳都被綑綁著,身體浮腫無法辨認。警方查出死者身分。原來是女兒偕同男友,共同殺害她的母親。因為母親名下有四、五筆房地產,女兒從小與母親的感情淡薄,最近卻很殷勤,有一天將母親騙出,載來花蓮殺害。

母女之間各有心垢,母女的緣較薄,女兒對母親積恨很深。母親名下,又有價值很高的房地產,女兒知道母親不會把財產過戶給她。竟然與男朋友共謀殺害自己的母親。

或是孫子殺祖父,將祖父亂刀殺害,到底祖孫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?也有男女之間,感情談不攏,殺人後,自己再跳樓。因為眾生「善根淺薄」,以致這個時代人倫渾濁,道德已經淪喪。

「不善者增多」,不善的人一直增加,因為貪的無明在心裡,就會有瞋、癡,才會做出殘酷的事,這就是迷惑。因貪、瞋、癡所起的種種煩惱,「自障障他,障礙深厚」,叫做「煩惱濁」。

我們學佛,習氣若沒有去除,很多煩惱還是障礙著我們。自障,就是自己不會好好的殷勤精進,雖然修行,卻無法提起精進的心念,還是懈怠、滿心煩惱。

看看精舍常住二眾,是否日日都把握時間精進?一早就起來禮佛、聽經,之後回歸常住工作,是否人人能起歡喜心,發心立願讓別人來到這個道場,也能歡喜佛法、好樂聞法?如若不然,不僅自己懈怠,自障礙,也障礙他人。這一層一層的煩惱,一直累積,就叫做「障礙深厚」,也就是「煩惱濁」。

(整理/編輯團隊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