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見寶塔品》光相所照 莊嚴說法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091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72集

先明依報莊嚴次明正報說法,
四方四維上下乃是國土無量,
各五百萬億恆沙等諸佛國土,
一佛有無數千萬億無量菩薩。

諸佛本懷護念,為諸眾說眾妙法。
四維上下光相所照,大眾承光,見之無滯。

過去生無量劫以來,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在人群或五道中,一個心願,就是來來回回教化眾生。這個依、正報隨順自心意,在任何眾生界,他都現出莊嚴的形態、感動人的身教。「先明依報莊嚴」,在任何一個界來教育,他都是典範,都是莊嚴形象。

「次明正報說法」。佛來人間,除了身相莊嚴,生在仁王之家,所享受的都是很莊嚴的環境。尤其他的依報,依在這個時代、國家,成為仁王的後代。雖然王宮裡享受一切,卻看到階級的分別,看到普遍不平等的人生,無常的生態,要打破這種觀念,他認為唯有通徹道理,將人的心態改變,才能改變人類的生活形態,所以他出家修行去了。

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,將他內心歸納的道理,所有煩惱、無明,塵沙惑完全清淨了,通徹了解,終於覺悟了,與天地宇宙合為一體。天地空間能容納多少,他的覺性智海就含賅多少無量無邊的道理,要為人間說法,就是「四方四維上下,乃是國土無量」,這是已覺悟的覺者,不受四方、四維的境界所障礙。

「各五百萬億恆沙等諸佛國土」。為了集諸分身佛,所以他從眉間放出白毫相光,一光遍照在東方。僅是一個東方,就有「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」的國土。那些國土都是釋迦佛用無量的時間,所化度過的眾生。

「一佛有無數千萬億無量菩薩」。一尊佛出世,就有無量無數的菩薩;因為法從口出,一個人說出微妙的道理,很多人聽法入心來,體會道理,身體力行,從無數人的口中再講出的真理,更多人去聽,這就是《無量義經》所說的,「無量從一生,一生無量」。

「諸佛本懷護念」。一個人能成就這麼多人改惡從善,觀念能改正過來,就是諸佛的本懷。盼望眾生這念真如本性,本能、潛能能夠發揮出來,「為諸眾說眾妙法」。

「四維上下光相所照」,眉間這道毫光照過去,不只是東方,也能照徹四維上下的範圍。因為東方過去是無窮盡的東方,西方過去也有無窮盡的西方,所以,東西南北都有它無限量的東西南北,所以一光一照,就是四維上下,光相全都透徹。

「大眾承光」,大眾承這個光,「見之無滯」。這個光了無障礙,尤其是現在科技,我說話的聲傳上「雲端」,只要頻率到達得了的地方,就能收得到。這就是眾生心通達佛心,佛的心聲,我們也聽得到。

常常一句話說「知音」,了解我心裡想要說的話,我們也了解佛陀本懷的心念,能夠契佛心懷。佛陀的心懷是護念著妙法,佛陀說出來,我們體會了,就像頻率一樣,遠的、近的,大人了解,孩子也都能了解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