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090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70集
欲集十方分身,必變娑婆穢土,
遣去染淨之心、限礙之識、自他之情,
方得徹見一實相之真境;
諸法實相法印,離諸虛妄之相。
諸佛法同,是遍虛空法界。多寶佛與寶塔出現在法華會中,大樂說菩薩代替所有人啟問,內心踴躍歡喜,歎未曾有。這是過去不曾有過的,現在現前,從塔內發出很宏亮的聲音,讚歎善哉,證明釋迦佛所說的教法是真實。
大家都很好奇,無不期待立時能看到塔中多寶佛的全身。釋迦牟尼佛又向大家解釋說,大家若想看到塔內多寶佛的全身,必得講說《法華經》,這尊佛的十方分身佛集會來,才能開啟塔門,見多寶佛的身。
這是多寶佛的條件,也是彼此的心願。既然遠途的多寶佛都來了,釋迦佛也應該集分身諸佛回歸一處,這是彼此尊重。
「欲集十方分身,必變娑婆穢土,遣去染淨之心、限礙之識、自他之情,方得徹見一實相之真境」,十方無量的分身佛要來集合,必定要將不乾淨的穢土清除乾淨。分身要來集合,遍虛空法界的法要能入心,就要變娑婆穢土,將我們的無明煩惱全都去除,「遣去染淨之心」,髒污的要去除,自然清淨無染的心境就浮現出來。因為無始以來,人人的心態都是煩惱無明,現在要體會圓教的大道理,本覺真如開始湧現在我們心地,這是一個描述。
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,我們聽法這麼久了,各自的靈山塔也應該要浮現出來,無始以來,這個真如本覺人人都有,靈山塔中含藏著清淨無染的真如本性,是遍虛空法界。真如本性就是道理,道理是遍虛空法界,眾生智慧與佛同等;釋迦牟尼佛展現出他的智慧,法無處不在,遍虛空法界,無不都是佛的法身。
我們若還是有染著,這個「限礙之識」,人與人之間,都還有分別心。其實眾生與佛平等,不分別人物、動物,學佛者,要將心量開闊,沒有限礙,容納一切。這個識沒有「自他之情」,沒有這種分別心。
諸佛菩薩是覺有情,關懷一切眾生,我們凡夫就要學佛菩薩的心境,一旦有無明阻礙,我們必定要都將它去除,如一片虛空一樣,無礙這個識。
我們的第八識就是業識,是有限礙。希望我們將這個業識打開、放棄,再也不要讓這種業識所纏住,我們要有這樣覺悟的有情,「方得徹見一實相之真境」。
我們必定要將這些無明煩惱、人我是非等等完全遣去、排除,要集十方分身佛,所有盡虛空、遍法界的道理,都會集在這個圓教經典之中,就是《妙法華經》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