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090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67集
凡說法華經,便隨喜作證。
佛各有別願,多寶佛願力,
行菩薩道時,作大誓願力:
若我成佛滅度,全身寶塔涌現。
佛在講說《法華經》的道場,忽然間寶塔湧現,表明過去無量劫前的一尊古佛,國土在無量千萬億阿僧祇的東方世界,這方國土距離娑婆世界是如此遙遠。佛佛道同,每一尊佛都是關懷天地宇宙眾生,道理都一樣,心理也一樣。
凡是說《法華經》的地方,寶塔現前,多寶佛就隨喜作證。娑婆世界的釋迦佛講說《法華經》,多寶佛也來隨喜助緣,作見證。他方佛來作見證,這是讓人人再加強信心。
「佛各有別願」,多寶佛也有他的願力。每一尊佛除了共同的通願以外,還有他的別願。釋迦牟尼佛的別願就是永遠在娑婆世界度眾生;釋迦牟尼佛的悲願,就像地藏菩薩的悲願一樣,就是到最苦難處度眾生,這是別願。阿彌陀佛的別願,則是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說法,也是度眾生。每尊佛都有不同的願。多寶佛的別願,就是十方國土,有講說《法華經》的地方,他的願力是寶塔現前,為作證明。
多寶佛的心願,是成佛之後,為度眾生而說法;但是欠缺有人代大眾請法的緣,沒有因緣講《法華經》。在他將要滅度時,他就發願,雖然自己沒有因緣講《法華經》,但是他發願任何一個地方,有講說《法華經》的道場,他和寶塔就會湧現在那座道場,為作證明,這就是多寶佛的心願。這個誓願起自行菩薩道開始。
「若我成佛滅度,全身寶塔涌現」。他將入滅時,交代弟子,建莊嚴寶塔,將他的全身供奉在寶塔中,任何時代、任何世界,任何一尊佛講說《法華經》的道場,他必定與寶塔同時湧現證明。這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,我們若能了解,才能通徹〈見寶塔品〉的道理,才不會執著在那個相。
因為寶塔現前,大家現在聽《法華經》的時刻,內心無不充滿了法喜。一路從〈序品〉,佛陀發光現瑞,文殊、彌勒二位菩薩相互對答。接下來的〈方便品〉,佛陀讚歎佛智的微妙。〈譬喻品〉這麼多的譬喻,人間之苦,眾生無明之多。〈信解品〉,懺悔,慚愧、悔過,這種空過時日。甚至〈化城喻品〉,塵點劫前等等,一段一段過來,我們的心應該充滿了法。
法入心來,如法水滋潤我們的慧命,接受大法時,應該要有很成熟的根機。所以,啟請問法,這是佛陀的用意。在〈見寶塔品〉這段經文,就是要人人將根機全都啟發起來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