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082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55集
大覺法身真如境界,
始自一光徹照東方,
圓現生佛始終一如,
通示眾生心境之妙。
「大覺法身真如境界」。佛的境界已是大徹大悟了,佛所說法,無不都是道理、真理、妙法。法身就是道理,一真實法,遍虛空法界的真理,會入佛真如本性的境界。
佛陀在靈鷲山開演《法華經》,從〈序品〉開始,他靜坐、發光,眉間毫光照徹東方萬八千佛土;顯示佛說法四十多年過去了,要呈現圓教,現在應該圓他一生來人間的目標。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,心願未了,現在靈山會上就要圓這個心願,故說「圓現」。
佛陀想要讓大家了解徹悟佛的本懷,「圓現生佛始終一如」。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」,從塵點劫以來就是如此,所以,佛陀在靈山會要通示眾生心境之妙,希望人人都能體會這個境界。
因此,佛還未講《法華經》之前,就是「離言法華」,先是發光現瑞,此光遍照東方萬八千土,希望大乘圓教從東方開始,廣傳在人間。現在的《法華經》,更微細、周全地分析甚深甚深,微妙甚深的法,原來是救世的良方。
佛陀在《法華經》,要將「空、有」真理會合顯示,這就是圓教的中道。我們不執空,也不執有,是真空而妙有。救世良方,要從人心自覺開始,覺悟人人皆有真如本性。
所以要用種種譬喻,讓大家慢慢來信解。用心良苦,一品接著一品講說,一直到〈法師品〉,佛陀一再對當機者,就是藥王菩薩,一再提示藥王菩薩,大家要清楚這部經是人間重要的經典。
佛陀很慎重,要讓大家知道《法華經》所在的地方,就是佛的全身在,這個全身就是圓教,也就是遍虛空法界的真理所容納的地方,所以要大家要很慎重接受這部經,要敬信,還要深信。
接著,要讓大家了解佛佛道同,過去諸佛、現在的釋迦佛、未來的佛,這個圓教在人間,此品就是〈見寶塔品〉,以「顯示如來常住法身」。如來,是乘如是法而來人間,這個法是佛佛道同,如是真實法,如來常住法身,遍虛空法界無不都是道理,道理就是諸佛的法身。
「欲令眾生契佛一實圓教」,要與佛心契合起來,道理回歸一切真理,一實的圓教;所以,佛陀的一大事因緣,就是要為眾生開示,「法自佛口開示,眾生悟入」。佛口所生子,法是從佛的口中說出來,眾生要有很堅定的信心,接受佛所說的教法,如此,我們才能去體會、悟入。眾生要悟入佛的知見,就是佛所覺悟的境界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