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0906對境明理養功夫
Learning Life's Truths from Our Surroundings
根塵對境智慧生
克服口欲養功夫
導之有方立典範
明理為善獻良能
幾天前的天氣預報可能將有一個颱風登陸,心裡很擔憂。雖然新聞也報導基隆地區由於水庫缺水,民生用水吃緊,必須採行分區供水,部分社區已經仰賴運水車補水,我一方面祈禱缺水地區能夠早日天降甘霖,聽見又有颱風靠近,假如是很大的颱風,或是防颱工作哪裡準備不足都將造成災情,心裡真的很擔心!
不過今天要說:「感恩啊!感恩!」這個「軒嵐諾」颱風雖然靠近了,可是在快要接近臺灣之前,路徑稍微偏向,後來沒有登陸,卻為我們帶來了及時雨,讓乾旱之地受到滋潤,全臺水庫的進水量很可觀。雖然雨量對於正在缺水的基隆新山水庫沒有太大的幫助,卻也要感恩它讓其他地區普受滋潤,而且感恩平安度過了這個颱風。
參照古今,從災難現象看見責任
我們天天都在祈求天地間能夠四大調和,如此一來人類的生活才能平安無慮,可是往往無法都能如願,世界各地不時傳來水災或土石流造成山崩,還有森林大火,像是美國的林火依然在燃燒,尚未撲滅。
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?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災難發生呢?人們為了撲滅森林大火而砍伐樹林,設法讓它形成一道防火線,當火勢燒到那裡,因為沒有樹木可以助燃,就可以自然滅火。可是採取這樣的阻斷措施,還是得再砍伐樹木,這些都會再度影響水土保持,這種的「地傷」,也將加重日後水災、火災與地震等四大不調的惡性循環,所以我常提醒大家「天地告急」了啊!
最近世界各地飽受乾旱之苦,不只臺灣有民生用水供應不足的現象,看看在中國大陸,連廣闊的鄱陽湖,對於蓄水具有重要功能的湖泊,如今水位幾乎見底,才讓六百年前的歷史佛像重見天日,讓人們看見前人精巧的工藝文明,佛像雕刻之精細宛如巧奪天工。當時的人們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呢?真是不可思議,多麼令人讚歎!
湖水的水位降低,為我們還原了數百年前的地形、地貌,這一番景象為我們訴說著被時間所淹沒的古文明有多麼輝煌,卻也讓我們得以參照時間加上人類的行為,讓大地的生態環境經歷多少的破壞!師父心裡的感慨難以道盡,也希望大家藉此以虔誠的心,善加思維。
身體力行,人人都成為生活典範
我們身在這個大環境裡,文明的進步發展與環境生態的改變,都讓我們得以多看、多學,並從中獲得知識;除此之外,我們也應該檢視人類文明的進步,是否真正地為我們帶來利益?這當中仍有需要反省的空間。
若是因為惡念或是無明的造作而破壞了生態,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調整心態,正視生態的保育,發揮智慧而不讓大地受到損傷,更重要的是要採取行動。
看看大愛新聞畫面,這個在媽媽懷孕時就胎裡素的小女孩,從繪本故事得知小雞是從雞蛋裡孵出來的,從此不吃雞蛋。食事為大,既然要茹素,她跟著媽媽做素食料理,連這麼小的孩子都知道要尊重生命,並且願意為了這樣的原因,節制自己的口腹之欲。在孩提時便有這樣的功夫,真是家長教導有方,像這樣的典範故事,具有很好的啟發性。
各位菩薩們,我們要明道理、養功夫,這就是做人的開始。從湖水將要見底,我們看見幾乎消失的工藝文明,想像遙遠以前的人們如何生活,這些現象都足以用來教育我們。許多故事真的說不完,希望大家能從生活中學習典範。
「人之初,性本善。」胎裡素的小女孩也是大家的典範,後天環境的薰陶是更重要的影響,所以師父也要說這個故事給你們聽。感恩菩薩們把握時間發揮生命的良能來當志工,期待大家彼此多互動,讓愛的能量能夠交流,造福人間,福慧雙修。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