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071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20集
聞苦諦皆由貪等而成集諦,
菩薩依滅諦審思菩提之果,
最勝無有過上自成就覺道,
普願一切眾生咸皆成菩提。
我們每天聽法,要聞、思、修,法聽進來,好好地思考,還要身體力行。佛陀心懷一實乘的大法,要向大家說,人人皆可成佛;但是眾生對大法無法體會理解,佛陀只好用苦、集、滅、道,這樣循循善誘。人生苦啊!苦從貪、瞋、癡種種無明煩惱累積而成為人間的苦。
要去除苦,唯有滅除掉那個集來的原因。有智慧的人,了解苦是果,集是因,苦的因就源於集來這些貪、瞋、癡等等的無明煩惱;所以菩薩發大心、立大願,透過身體力行,要追求滅諦。
聽佛的教法,終於了解,自己要滅除這些貪、瞋、癡,驕慢的念頭,以及對法的懷疑等等,不只念頭不生,行為也要方向正確。了解之後,就要自修,付諸實行。
佛陀說,為滅除煩惱,只求獨善其身並不究竟,必定要兼利他人,道理一定要內外平行。只有一個人去除貪、瞋、癡,外面還有芸芸眾生,大環境還是貪、瞋、癡不斷複製、不斷造業,僅僅個人滅除煩惱,不是究竟。佛陀所教法就是要行道,這條路要鋪出來,走入人群中去。
「菩薩依滅諦審思菩提之果」,既然要滅除苦的果,現在更需要去找出菩提的果。菩提就是覺,只顧好自己這念心,還是無法透徹覺悟,必定要找出完全滅除這個集與苦的道理,就是找出覺悟的源頭。
要到達「最勝無有過上自成就覺道」,「我獨善其身,既不貪,也不佔人家便宜,不去爭取,不就滅掉煩惱了嗎?」這不過是滅掉貪、瞋、癡的無明,真正煩惱的源頭還未去除,必定要追求正覺,要到「最勝無有過上」,就是無上正等正覺;依此目標而行,直到成就覺道。
成就覺道,必定要兼利他人,「普願」,就是要發大願,「普願一切眾生咸皆成菩提」。不只我自己成覺道而已,也期待人人都能成就菩提,這就是菩薩的心願。
人的一生能追求多少呢?何況人生無常、苦、空,財富、田地、名位本來就是無常,所祈求的,到最後還是歸於空。所以,苦、集、滅、道,我們若能透徹,就能了解。
道理永恆在人間,維持人間道理,能讓社會祥和,減少天下災難,這就需要真理住世。苦、集、滅、道的道理,我們若清楚了,發菩薩心,追求真理,就是覺悟之道。覺悟之道,不只自利,還要發大願兼利他人,一切眾生皆成菩提,才是我們人生最大的目標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