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法師品》先世因深 愍眾示現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053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02集

先世因深,曾供養無量佛,
愍眾生依正人身,聞法修敬;
誠意恭敬供養,對上有親近,
對下憐惜有情,愛護如敬佛。

世間各人的環境都不相同,有的人生來家庭富有,父母和睦、有智慧,照顧家庭、疼惜子女,兄弟姊妹都受到很好的教育;長大了,各人成家立業,也各自擁有一個好的家庭,這是有福的人生。

也有的人一生下來家庭貧困,生活困苦,父母要勞動養家;有的父親只會花天酒地,讓母親很辛苦,拚著命養一群孩子,還要負擔先生在外面喝、吃、賭,回來伸手向家裡人要錢,拿不到錢就發脾氣。

出身這樣家庭的孩子,想要受良好的教育也是困難!即使有的孩子不捨母親辛苦,立志打拚來幫助母親,卻是發生意外,讓做母親的失去人生最後的寄望。

出身好的家境,一輩子順順利利,應該也是前世的因緣。上輩子種下很深的好因,造了很大的福緣,才有一對很好的父母,擁有很幸福的家庭;因緣完具,所以今生依報於此,才會這麼好命。

過去好的因緣,應該所供養的是無量佛;有供佛的因緣,入人群,助眾生,造福業,就是最具足的因緣。懂得供佛,就是有理性。因為我們懂很多道理,過去生中那個理的種子,深入心田,第八識很飽滿,帶著這個佛理的意識來人間。身體力行,入人群,循規道理,造福緣。

這個福,是在過去生中,「愍眾生依正,人身聞法修敬」。就是過去生除了供養無量佛以外,且又「愍眾生依正」。依、正報,歷經人生無常變幻的眾生,依、正報在人間,我們去憐憫他、幫助他,就像現在慈濟人到處去幫助人。

「人身聞法修敬」。今生能聽法修行,看待眾生就如自己的親人,用尊重、恭敬心,所有眾生都當作佛,「誠意恭敬供養」,用很誠意的心去恭敬。這種恭敬供養的心,好像「對上有親近」,有典範的人在前,我們要親近。

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就滅度了,用什麼供養?當然是用「敬」,用虔誠的心,身體力行,用「行」的供養。諸佛菩薩的教育,我們依法修行,這是最好的供養。
「對下憐惜有情,愛護如敬佛」,人人都是未來佛,只要給他一顆種子,他有接受進去,即便一句一偈,一顆善種子進去,這個因緣不論輾轉多久,種子就是一生無量。一旦長出嫩芽,樹長大了,自然果實纍纍,生生世世。

對困難的人,我們要疼惜,保護他們,像是保護佛、敬重佛一樣。只要這念善心啟發起來,人人都做得到。修行不困難,只要我們肯用心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