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2016051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87集
凡隨順佛道為法所資養者,
從佛口正法所生解第一義,
紹繼佛法永續故名佛法子,
佛法子乘大乘法入群度眾。
我們學佛要隨順佛道,為法所資養者;人人若能聽法入心,讓慧命得以增長,就因為我們隨順佛道,隨法認真用功修行。這是精進者,法法無不都是從佛口生;佛口所說的法,就是第一義諦。很多不懂的道理,經過佛陀開導,從天文地理,從人間有為法解釋到無為法,種種的道理為我們分析、復合,看得到、了解得到,再分析開來,一切幻化皆空。當中那個妙有的道理,不偏不倚,就是正法。
佛陀的智慧,悲智會合,憐憫眾生、教育眾生,法從我們的耳根入,住在內心,不斷從力行中去體會。佛陀說出來的道理,過去我們都不曾想到,也不曾聽過,經過佛陀解釋,道理通了,佛口出的正法,讓我們入心,所理解的就是微妙的第一義諦,真正微妙的道理。
這個道理入心了,自然佛陀覺悟的道理、思想,已經移植在我們內心了,內心這顆種子「紹繼佛法永續」,開始萌芽了,只要繼續耕耘,小樹就會成為大樹,大樹就能開花結果,又是纍纍的種子,故說「紹繼佛法永續故名佛法子」。
就像這棵大樹延續下來的果,種入我們的心地,只要好好地耕耘心地,同樣是這顆種子的種,叫做法子;佛法子就要「乘大乘行」。乘如是法,就是第一義諦法;乘大乘無量義,第一義諦的道理在我們內心。乘大乘法,就要入人群,度眾生。心擴大開來,遍虛空法界,這是從佛口生,第一義諦的道理。
羅睺羅是佛的弟子,也是佛俗家的兒子。經過佛陀嚴厲的教誡後,羅睺羅真的懂事了,法入心了,不論生忍、法忍,忍辱的功夫都完全做到了。雖是佛陀在俗的兒子,但在僧團中與大家平等,同時聽法,以法為資糧,將法入心,成長慧命。就此開始,舍利弗有時要出去弘法,也會帶羅睺羅同行。
羅睺羅就是法子,他要紹繼佛法,永續慧命,故名法子;佛法之子,就要承大乘行,入人群中去度眾生,這就是隨順佛道。我們走這條路,就要用這分心,佛陀的資糧入我們的心來,成長我們的慧命。就像羅睺羅在僧團中不斷吸收法的資糧,日日成長他的慧命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