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授學無學人記品》今未受記 心思未安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
2016042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67集

善修學思惟四弘誓願,
學無學人聞法皆得記,
今未曾授記心思未安,
設若授記與群賢齊喜。

「善修學思惟四弘誓願」。我們修學佛法要時時善修,好好地學,還要思惟修。心定、心專、心正定向,就是思惟修。有人說,坐禪入禪定,其實禪定最高的工夫,就是動中定靜;我們修學佛法要修得這樣的功夫,必定要發「四弘誓願」。「四弘誓願」是佛的本願,也是佛的總願。

佛佛道同,每一尊佛可以有別願,但一定要有總願。釋迦牟尼佛和所有的佛同樣發四弘誓願,釋迦佛又再發別願,就是「五百誓願」。不論總願或者別願,都是為了救度眾生。

在《法華經》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,佛陀親自為在座的五百人授記。有的人不在場,佛陀也交代迦葉尊者:「你代替我向他們說佛已經為他們授記了,人人都能成佛。」也就是學、無學人將要受記了,「學無學人聞法皆得記」。

證明只要我們發心學佛,不論是初發心,或已到達最高階的四果羅漢,全都能得佛授未來成佛的記,這是小乘。而若大乘,只要你發一個菩薩心,大乘菩薩的法入心來,佛也同樣通通授記了。

說不定我們也是五百弟子其中的一位,或是佛將要授記的千二百學、無學人中,說不定我們也是其中之一。說不定在塵點劫前,十六王子的時代,我們就已經聽過《法華經》了,大乘法的種子已經吸收到,生生世世就是無明較重,或者生生世世就有這樣的因緣度眾生,這是各有因緣。

學佛是人人平等,人人也都可成佛,所以「學無學人聞法皆得記」。現在阿難、羅睺羅,還有很多未曾受記的人,心思未安,這就是我們眾生。即便在佛的時代,與佛同世,他也是有這微分小我的執著。「我是阿難!我是佛的侍者;我是羅睺羅!我是佛的兒子,怎麼沒有叫到我的名字?」

「將近三十年的時間,怎麼沒有叫到我的名字?」心還沒安下來。不過,自己很有信心,前面經文提到,佛將要為我們授記了,很快就會輪到我們,應該要歡喜,「設若授記與群賢齊喜」。

若能得佛為我授記,其他人一定都有分,大家也都能得到受記。最重要的,我們要善修學,心要定,好好地思惟。既然發心入佛門來,我們的心要很定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是佛的總願,我們也要學佛的總願,生生世世都是發「四弘誓願」,還要身體力行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