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善救拔從己行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20706聚善救拔從己行
Living BodhisattvasGiving for the Sake of Others

世間苦相入心腦
聚善救拔從己行
聞法力行願堅定
菩薩芳蹤永流傳

人間菩薩緣苦眾生,苦難眾生就是我們的道場。慈濟志工穿著「藍天白雲」,看見苦難去救拔苦難,先從自己做起,再帶動社會大眾一起付出愛心,彼此互助。

觀光景點,見苦濟扶

我們從電視畫面中看見尼泊爾的藍毘尼,那裡的貧窮生活與苦難,哪怕是佛陀的出生地,如今的環境就和佛陀當時一樣,充滿著貧窮與病苦,生活物資極端匱乏。雖然有錢人也不少,可是富貴的人不會走到貧民居住的地方,印度當時實施種姓制度,四姓階級分得很清楚,貴族並不會接近賤民。

有錢人理所當然地盡情享受,他們認為出身貧賤的人是因緣果報的結果;然而,佛陀的教育是教導人「眾生平等」,如今人心變得更加複雜,所追求的欲望也很大,因此要讓佛法深植人心並不容易。

藍毘尼每年吸引數十萬,甚至上百萬名遊客,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想去那裡觀光,可是在這個知名景點,人來人往,到底有多少人能「見苦知福」,去為那裡的窮人造福呢?

一個充斥著貧窮苦難的地方,竟然也是觀光景點,有多少人能看見那裡的苦難眾生?一旦見苦,又有多少人能生起不忍之心?看看貧民居住的地方竟然也是觀光景點,有多少人能在那裡啟發善心呢?

還好慈濟人看見了!想著:「我們要如何來幫助他們?」接著又想:「幫助他們需要時間,人力更加需要。」志工在那裡透過口耳相傳,將一個個好人串連起來,眾心和合,匯聚成一股力量。

有好幾位從馬來西亞、新加坡去的慈濟志工菩薩,在距離師父很遙遠的地方,他們隔山、隔海,依然透過現代的科技神通,隨時與我連線視訊,相隔遙遠不同國度的志工,也能會集在一起,以一念虔誠的心,就像佛教中以天、龍為首的護法神,「天龍八部」都來聽法一樣。

說善法,就是說出人們能夠受用並且實踐的方法。所謂「經者,道也;道者,路也。」我們天天都在開道,開一條廣闊的大道,也天天在鋪路,鋪一條人人可以走的平坦道路。所以,每一天聽我說話、得聞我所說的法,大家共行菩薩道,師徒的心永遠是最貼近的。

生命短暫,美善永存

這幾天與海外視訊連線,把握時間彼此互動、互勉。聽見令人歡喜的消息,也有讓師父心裡難過的事。那是在美國分會,大家在為師父的一位好弟子濟穆(黃漢魁)舉辦追思會。

濟穆居士走入慈濟二十多年,後來放棄博士學位,發心立願承擔美國總會執行長長達八年。他向師父發願,要做師父要做的事情,做慈濟也做得很快樂,沒想到才五十五歲,卻英年早逝。

這幾天,他的身影隨時在師父的腦海裡,我很感恩他。人與人之間,無論是我記得他,或是他記得我,彼此在記憶中留下美好的形象和記憶,這一分的美好印象,就是一個人的價值!

請各位菩薩們記得,任何時候都要讓人在心目中留下好的記憶,就算生命消失,生命的價值永遠存在。就像濟穆居士,一位發心立願、時時付出的人,因為造福人間,讓我們永遠記得他是一位福慧雙修的人間菩薩。

(整理/明學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