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心無漏福有餘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

 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20707合心無漏福有餘
Working with One Heart to Benefit Humanity

盤點生命時警惕
合心無漏福有餘
惡業積累成病氣
造福養慧去貪求

菩薩走入人間,看見苦難,為苦難眾生付出,只要知道了,就會把握一大因緣;哪時需要,我們發一念心,點滴匯聚,與哪裡有緣就去付出。人人善盡心力付出愛心,這也叫做「修心」。

合和一心,共造善業

不忍眾生受苦難,起那一念不忍之心,只要有因緣去幫助,就算我無法直接伸出援手,也可以借力使力,借重大家點滴的愛心,發揮救援的力量。

我總是很感恩「慈濟」二字在全球,在我的桌上,天天都有一張世界地圖,無論再偏遠的國家,只要有需要幫助的人,就會有不同國家的慈濟志工啟動愛心去援助。

看看在遙遠的莫三比克,由於慈濟的因緣,一個生病、肚子大大的女孩,被志工趕緊送醫並且接受了手術。還有針對烏克蘭的難民,慈濟志工已經陸續發放兩百二十多場,受惠人數五萬五千多人。雖然大家使用不同的語言,所信仰的宗教也不同,但是愛的力量是共通的。

我很希望提倡一個共通語言,那就是「合」——人與人合起來,同一個心、一個口,說好話、做好事。「合心」,是慈濟現在共通的國際語言。我們若能這樣,是多麼快樂又有福的人生!

知福、惜福,最重要的是多造福。能造福的這一念愛心最好。我常說:「感恩、尊重、愛」,大家雙手萬能,人人將我心裡的話,用愛的行動表達出來。看到在遙遠地方出現苦難眾生相,我們趕快啟發那一分的愛,會合起來去付出,力量就很大。

修無漏福,長養慧命

我們平常要惜福,點滴資源都要珍惜,如此一來,福有餘就可以用來幫助別人。這也是佛法所說的「無漏」,也就是沒有煩惱。

「漏」是煩惱,不知福、不知足,欲心很大而且一直想要享受的心,叫做「漏」。即使做了好事,若是不知足也不惜福,那是「有漏」。當福漏掉了,過去所累積的福也會因為這樣而不夠使用。因此,我們一定要多造福,過去積福,今生才能受福,若是今生造福,來生也會有福。

各位菩薩,我們要不斷地生起愛心,懂得用心去造福,分分己獲;若是累積煩惱,則是造惡,所累積的惡業也會形成病氣。

我們要通徹佛法的道理,這才是永恆的慧命。要用有限的生命去滋養永恆的慧命,生生世世都知道要去造福。

看看天下人、天下事,請菩薩們多用心,特別是看見天下苦難人時,能夠生起悲心。師父天天都是那一念悲心,悲天下人之苦。我們要心包太虛,面對人間百態,在生活中的舉止動作、開口動舌,無不都是可以造福人生的機會;相對地,反向的一個念頭,開口動舌,也可能造業人間。希望大家時常警惕自己不要造下惡業。

請大家盤點自己的生命,天天提高警覺,心心念念都要生起善念,多造福以累積善業。師父時時呼喚,不斷地這樣勉勵大家,這是基於為師的責任,也是弟子們需要學習的方向。但願師徒合一心,一同為人間造福業。

(整理/明學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