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
2016041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62集
凡夫流轉無明之昏,
眾生長夜黮暗難曉,
未得真覺恆處夢中,
故佛說為生死長夜;
長夜生死曠遠名長,
無解自照故稱長夜。
眾生流轉在茫茫長夜中,生生世世一直都在無明昏暗中。眾生若能自我體會,了解人間道路如何走得平坦、走得安穩,走得天開月明,好迎接熹微晨光。卻是我們的心門總是關閉著,內心黑暗無光,感覺時間很長、路很遙遠。
眾生所以會「黮暗難曉」,就是一直等不到天亮,就如我們很用心想要了解道理,但還是在原地打轉。這就是我們眾生心門沒有打開,一直處在無明昏暗的長夜,「未得真覺恆處夢中」,我們都在夢中長睡不醒,也就無法透徹了解道理。
凡夫的每一世都是不知來處,更不知去向?也不知為何會來到今生此世。回顧這一生,不滿足、不如意事十有八九,即便少欲知足,還是感覺人生有些遺憾。這一生想要做、想要求、想要得的,好像離我還很長很遠,就是「未得真覺」。
大家都在生死長夜裡,「長夜生死曠遠」,很長很長,什麼時候才能走過這漫漫長夜?大家聽了深有所悟,向佛求出家,求佛陀為他們皈依。這些人過去無法自照,佛陀就說,人人本具佛性,人人也都身懷寶珠;寶珠會發光,但是這顆寶珠無法自照,叫做長夜。
無法自照,我們就要藉外面的光來照自己的心,也就是藉佛陀所說的法,我們信受奉行,藉光以引起我們的心光,若能如此,我們身心的光才能發亮起來。
佛陀將明珠放入眾生心裡,佛法普及人間已經兩千多年了,一直延續到現在,希望人人能體會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」,了解人人的覺性慧海與佛同等。佛陀指導我們走這條路,去找出世間一切有形、有為的形體,去探討無為的法。我們只是欠缺那個耐心,沒有專心,沒有定心,法聽進去,很快就漏掉了。
在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所述,人人都是身懷寶珠而不覺知,我們現在都知道了,不只這五百人得佛陀授記,還有千二百人,通通同一個佛號,未來很長久的時間,人人次第成佛。
苦難的眾生需要菩薩教化,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的心願是要在娑婆世界教化眾生,我們也要發心立願在此娑婆世界度眾生。在此五濁惡世,若能輾轉相教,彼此淨化人心,未來就是這麼清淨,善淨的國土,人人見面都是法,以法相對。人人法入心,行在法中,寸寸用愛鋪平菩薩大直道,人間才會平安、光明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