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032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43集
破除一切煩惱,名漏盡阿羅漢;
修淨法具梵行,聞佛開示四諦;
體解大道實法,解脫安住寂靜;
皆得無量義法,獲安隱淨樂土。
「破除一切煩惱,名漏盡阿羅漢」。人人修行都要修習破除煩惱的方法,方法無體、無形,只有道理而已!修行要看自己,遇到人事物,能夠不受人事物的煩惱困擾我們的心,這就是去除煩惱的功夫。
聽法之後,萬一有事情發生,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預防?就是戒。有戒,我們的心才能定下來;心定,道心堅定,我們才有可能得到慧,智慧成長,這叫做漏盡。所有煩惱都去除了,無明不會再復生,就是阿羅漢修行的過程。
「修淨法具梵行,聞佛開示四諦」。這些阿羅漢常常接受佛陀的教法,接受之後就要修行了。佛在世的時候,要大家每天去到村莊、城市化緣托缽,就會遇到很多種人,種種的形態臉色。面對人間事物,佛陀要讓人人歷練得心不起動,心能保持清淨。所以,時時保持一顆清淨的心,不受外面形形色色所污染,叫做梵行。
「修淨法具梵行」,心很清淨,沒有動怒,沒有無明、煩惱生起,不會受外面的境界欲念所誘引,這叫做淨法,也叫做梵行。道理若守得住,我們就做得到;道理若守不住,不理解法,就要「修理」我們的心,也就是修行。
「聞佛開示四諦」。在僧團中,大家聽佛說四諦法,以了解人間的諦理。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很多,我們自己要懂得提起修行的念。四諦法,就是道,要如何修這條道,還要滅除人間的苦,全都在日常生活中。
我們體解大道的一真實法,也就是菩提大直道。「解脫安住寂靜」。很多的煩惱,無不回歸佛的教法,不只讓我們耳聞體解,還要投入人群中去身體力行,才能了解原來道理是這樣。要如何利益他人,與人群合而為一,去體解大道,在紛紛擾擾的人群中,心要常常保持寂靜。
「皆得無量義法」。就如《無量義經》所述的教法,我們要能清楚運用自如,自然「獲安隱淨樂土」。倘若身、心都在法中,時時將聽來的法用在我們的身體行為,法永遠在我們內心,自能破除一切煩惱,即是「漏盡」。「漏盡」,才能從凡夫進階成阿羅漢。阿羅漢就是已經解脫了,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間,斷除粗重煩惱的人,叫做阿羅漢,時時所修的就是清淨法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