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0318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34集
佛所證之諦理清淨之法眼,
小乘聞法見道觀見四聖諦,
大乘初地觀見二空之理智,
佛證真覺淨智無有不了知。
「佛所證之諦理清淨之法眼」,學佛就是要學得我們的心眼清淨,對天地宇宙萬物之事物道理,都能看得透徹清楚,無一不是法、無一不是真理,這是清淨的心眼,也是佛所證的真諦道理。這種真理,釋迦牟尼佛證悟了,人人也同樣都能證悟;只是我們的心受無明、煩惱遮蔽著,只要去除無明、煩惱,將這念真如本性淨化了,自然就是清淨的法眼。
所以,小乘的人聽法見道,他了解佛所講解的四諦法,苦來自於集,集過去種種的因緣,集很多的煩惱、無明,使得人生受苦不能自拔;無法解開的無明、煩惱,真是苦。聽佛所說法,用人事物為我們譬喻、印證,小乘人了解人間真是苦,「觀見四聖諦」,已經透徹了。
這是小乘聲聞人,聽到法,他能悟、能解。若是大乘初地觀見二空之理智,就是發大心了解佛法之後,啟動他的大乘心,開始立願要行菩薩道。他的心理所觀見,聽法之後,知道一切皆空,真空啊!但是妙有,他相信人人本具佛性,相信人人可以成佛,因此發大心、立大願,上求佛法,下化眾生。
這就是發大乘心的人,已經到初地,初地就是歡喜地。他甘願入人群中去,遇到再多的煩惱、困難,用一分甘願歡喜的心,一一去克服。
在德國開餐廳的楊文村居士,去到塞爾維亞關懷、濟助難民。直到他的入境簽證到期了,必須出境。他捨不得離開這群難民,但是不出境不行,就用一天的時間出境到波士尼亞,再回來塞爾維亞。他愛惜難民的態度,即便感冒了,行與心,那個心、那個行動,就是不停歇,真的是人間菩薩!
這就是「大乘初地」。他歡喜、甘願在那個地方;他看空財富,擱下德國餐廳賺錢的生意,為苦難眾生付出,卻覺得輕安自在,這就是妙有的心。
這些人與他毫無關係,卻是有這分佛菩薩與眾生的因緣,他把握這個因緣,造福人群,救濟眾生,這是初地大乘的心願。在這個初地,他就是歡喜,也透徹真空妙有的道理,就是「大乘初地觀見二空的真理」。
佛陀本就懷有這樣的心願,放下一切,累生累世在人群中付出,累積功德。「功德圓極」,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是如此,所以「佛證真覺淨智」。不一定與我有關係的人,我才願意付出,即使與我沒有任何關係的天下眾生,我都願意付出,這就是「真覺淨智」,這是累生累世真覺悟的人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