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》說法無畏 具四無礙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031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33集

隨佛久修多聞,法入心說無礙;
善學無畏之網,曉了幻實之法;
格物明德所至,無礙所憶不忘;
多聞曠遠堪任,上求法下度生。

「隨佛久修多聞,法入心說無礙」。久遠劫以來,諸佛菩薩化作比丘聲聞相來人間,隱藏著菩薩的大乘行,都是有因緣而來的。不是今生此世而已,是生生世世,塵點劫以來,雖然現相是聲聞,卻是累生世追隨佛來修行。

但是,在他們身上也有習氣、缺點未了,此所以佛陀借題教育;他們也能將累生累世的習性,生生世世一直改正過來,隨佛的心願,長久時間入人群眾生中。

有這樣的緣,能隨佛久修多聞;不只今生此世,是累生累世,叫做久修。一直到現在,已經「法入心」,自然也能向外說法無礙。僧團裡的資深長老,不論外在或者內修都一樣,過去將佛所說的法入心來,現在為新發意修行的人說法。

法全都入心了,不論宇宙天地之間,或者人間所有的法,佛無不知,法無不教,大家聽從佛的智慧所教育出來的法,完全無漏失,「善學無畏之網」,全都吸收進來了。「曉了幻實之法」,談空說有,人間沒有永久的事物,唯有無形、無相、無體的道理是永恆。

有形、有相、有體,就不離開三理四相。大地所有物質都是成、住、壞、空;人的身體就是生、老、病、死;我們凡夫的心態則是生、住、異、滅,隨著外面的境界起伏。

人間的真理就是真實法,「格物明德所至,無礙所憶不忘」。每一項東西無不都是四大合會而成。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,地水火風調和,才能活命;身體有溫度,呼吸勻暢,身上的血液流動順暢,身體才會健康。

天地乾坤也是含藏著四大;有充足的水分、有很肥沃的土地、有很清新的空氣、有很適當的太陽,在這個大空間,四大調和,就是風調雨順,大地就健康。

「格物」,有形的東西、無形的道理,我們都要很透徹了解。人、事、物都要會合那個道理,「格物明德所至」,最重要的,所有一切道理就是「無礙所憶不忘」。佛法入心之後,我們了解了,永遠都要銘記不忘。

我們還要「多聞曠遠堪任」。要常常聽法,道理就能通達。不論時間有多長,空間有多大,我們生生世世都要聽法,將來自然就能「堪任」,堪能擔起天下的米籮,為天下眾生去付出,「上求法下度眾生」,人人要用心體會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