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0316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32集
自心本無貪瞋癡三毒,
茲示現為有而斷除之;
自心本無邪見等諸相,
茲示現為有而降伏之。
佛陀對他的弟子了解很深。在僧團裡,所有弟子的優點、缺點,他都瞭若指掌;讚歎富樓那彌多羅尼子「內祕菩薩行,外現是聲聞」,其實還有很多弟子也是大根大器,但是他們隱藏著大根器受大法,示現聲聞相與同修者一樣。
舍利弗的過去也願意捨,捨去一切要度眾生,捨到只剩下一副身體,他也願意喜捨身上的器官。佛陀講說舍利弗,雖是智慧第一,卻還在聲聞眾中,就是不肯發大心,因緣就是這樣。
也說起難陀。難陀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。佛陀很勉強地將他度入僧團來,現出這個相,但他愛欲的心還未斷,想盡辦法要回去俗家看他的太子妃。佛陀也是用智慧引導他、教育他,讓他上天堂、下地獄去看,見苦知福,比較人間與天堂。
還有祀火,修外道教的三迦葉。摩竭陀國的人民對迦葉三兄弟非常的敬重,尤其排行最長的優樓頻螺迦葉。後來,佛陀的智慧將他降伏了,調伏他那念邪見,調伏他還餘留著的習氣,他就皈投在佛的僧團中。
優樓頻螺迦葉聽到佛所說的教法,心完全平靜下來了,世間一切物欲都是虛幻,名利、地位也都空幻無常。因此,他捨棄原來的修行方式,隨著佛陀出家了。
優樓頻螺出家之後,心完全清淨,無污染故,海闊天空。佛陀的開示,所有的道理分析得明瞭清楚,他的心一片寂靜,心專、意解,時時都在定中,體會天地宇宙的道理,現在不亦快哉!內心很快樂,時時都是輕安自在。
佛陀稱讚,修行就是為了放下一切欲念,人生之苦都是因為這個欲,如同矇起眼睛,看不到正路,正是無明遮蓋了慧眼,無法看到一條覺悟的道路,這就是我們的無明習氣。
這就是本來沒有,「自心本無貪瞋癡三毒」。僧團中,這些弟子都是內祕菩薩行,只是故意現出聲聞的形象,在大家面前表達出:我過去是這樣,所以我要斷除。本來人人的心都沒有這些邪見相,卻是現這樣的邪見相來拜火修行,此時接受佛的正法,就是「示現為有而降伏之」,過去是修火行,現在捨棄外道教火行而入佛的僧團。
這都是現相,內祕菩薩行,外現聲聞相,聽法而覺悟。本來人人的心都很清楚,但是佛陀來到人間現相成佛,他有各種類型的弟子,不同的生活,也是不同的習氣,不同修行的外道。佛陀成佛之後,共同皈依佛的正法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