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/吳碧華
有一位從美國加州回來的人士前來看我,我問他:「你曾去過美國分會嗎?」他說:「我沒有去過,不過我是會員。」「你是誰的會員?」「是一位老菩薩,她好像姓林,又好像姓王?」他一直說不出對方的名字,大家就臆測:「是不是林王某某?」他回答:「我不太清楚,只知道是『杯子缺一角』的老菩薩。」
這個「杯子缺一角」的典故是這樣的:有一次,一位從美國回來的老菩薩,剛好聽到我說了一句:「一個有缺角的杯子,不看缺角,其他地方仍是圓的。做人也一樣,每個人都難免有缺陷,不去計較那些缺陷與缺點,就是圓滿的人生了!」就這麼一句話,轉動了她的心念。
過去她常常埋怨她人生的種種缺陷,事實上人生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。「一個杯子的缺角不看就是圓好的」使她了悟:不用在意人生的缺陷。從此她過得快樂而自在。
人生,若是懂得聽話,聽了之後,可以時時刻刻運轉自己的心念,這就叫做「轉心輪」──轉掉過去不滿足的煩惱心,而能常存感恩與知足,知足的人自然時時快樂。
老菩薩將這分快樂的心境,從臺灣帶到美國。「杯子缺一角,破缺的那一角不看就是圓的!」因為這句話的啟示使她獲得快樂,所以她也希望大家能夠「同霑法益」。於是她便不斷的說,這句話輾轉流傳,當地很多人都知道,她就成了「杯子缺一角」的老菩薩,這也是一句話的成就。
學佛,我們若懂得善用,則信手拈來無不是佛法;若是不會運用,縱使整天沉浸在千經萬論中,這些經法對我們而言仍是沒有效用。對於會善加運用的人,僅僅一句簡單的話,就足以開啟其蒙蔽的心扉。
人,常常喜歡賣弄聰明,想要讓人知道「我的學問廣博」、「我的看法比較對」,所以時時在用心思、起雜念。學佛就在去除雜念,要照顧、護持我們自己的心,使它「寡欲專念」──心絕雜念,自然就會專心。希望我們從最簡單、最直接的方法入門,如此,就可以「入門見佛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