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》至念宏遠 勤修三學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0305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22集

滿慈志念宏遠,
奮其智勇悲念,
亦如志士精進,
去來輕安自在,
咸能廣達寰宇,
光環顯相莊嚴。

滿慈子,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。他「志念宏遠」,永遠都是那麼勤奮,他「智勇悲念」,絕對不落人後。佛陀有這位能體貼佛心的弟子,做佛想要做的事,講佛想要講的法,幾十年來如一日。那種奮勇悲念眾生的智慧,終其一生不曾停息過,難怪佛陀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讚歎有加。

「亦如志士精進,去來輕安自在」,不論去到什麼地方,都是他自己志願要去,即便遇到各種逆境,甚至很野蠻的對待,他都有很柔軟、很堅實的力量,虔誠的大愛,人人被他感化,信奉佛法,甚至度很多人出家了;這就是滿慈,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的德。在那麼野蠻的地方,走過很多難關,他都能輕安自在,一一克服過來。如志士,是自己志願要去,很勇猛精進的人,確實令人讚歎。

「咸能廣達寰宇,光環顯相莊嚴」。這悲智雙運,去來自在輕安,經過長時間不斷地累積,他的德就是這樣的開闊,已經廣披寰宇。他所修來的德,如光環一樣,能顯相莊嚴。這是佛陀對他的譬喻,德能潤身,凝聚在一個人身上,那一分光芒四射,他人也都能感受到那分德光。表示深厚的智德之光,能夠廣披他人。

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,得知遙遠的地方有苦難人,不論多麼遙遠,我都願意去,這就是菩薩。人間菩薩就要有這樣的精神。普天下間,有多少菩薩發心立願行菩薩道,去關心與他無緣無故的人,與他並不相識,他都願意去付出。菩薩不只一位,是一大群人;菩薩也不限於一個地方,是四面八方,十方齊全,一齊去為苦難人提供幫助。

即如現在,來自於敘利亞的難民,現在被擋在塞爾維亞的邊界。塞爾維亞基於人道精神,也要借路給難民過,但是這麼多年了,難民一波波湧入,他們的負擔也是很重。就在去年十一月間,透過匈牙利轉來一封信向臺灣求救。

歐洲慈濟人,包括德國、法國、英國的慈濟人就凝聚起來,代表慈濟去了解難民過境塞爾維亞的情形。從德國開車到塞爾維亞,這一趟路就要十幾個鐘頭。

為了滯留在塞爾維亞的敘利亞難民,這些人與他們都毫無關係,卻願意這麼辛苦的為他們奔忙,就如志士的精神,他們去來自在。雖然很多的行不通,語言不通,人地生疏,還有關關卡卡的規定等等,他們還是同樣的,內懷「智勇悲念」,外行精進,「去來輕安」,愈挫愈勇。愈是受到挫折,他們愈提起那分勇猛的精神向前前進,人人悲憫心滿溢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