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》人天交接 無諸惡道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0304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21集

佛土之與天人兩道相通,
眾皆清淨化生無諸惡道,
更無男女色情迷惑互誘,
守心寂靜清澄無戀女色。

大徹大悟,大覺有情的人叫做佛;佛的心地就是淨土,非常的乾淨。能夠覺悟過來的人,當然要歷經塵點劫,無法去計算的長時間,累生世看世間,累生世入人群中去徹悟道理,去除無明,了解各種類別的業力,這是佛。佛的心地,就是佛的國土,他的心靈世界與天人兩道互通,這是佛。無處不覺,無道不曉,遍虛空法界,佛無不通達。

「佛土之與天人兩道相通」,這就是佛的心境,心淨土淨,眾生皆淨。佛陀看眾生,人人皆有佛性,人人與佛平等,人人都是一片清淨的心地,只是無明耽著,外面境界入我們的心來,人我是非,種種混亂的訊息將我們清淨的心給遮蓋了。

對佛來說,已經透徹人人的心地本是善良,本來就是清淨,「眾皆清淨化生無諸惡道」。若能將其淨化,將所有外在無明都從內心清除出去,就沒有什麼惡道了。人人的心地風光本來就很美,沒有惡道。惡道是從外面的環境將它接納進來,覆蓋了我們的心,其實本來是沒有的。

「更無男女色情迷惑互誘」,我們的心若清淨,哪有什麼男女色情來互相迷惑、誘引呢?人間所以會亂,都是亂在男女色情。人禍的源頭來自色情、愛欲等等迷失了人的心,生起很多禍端。在歷史演變中,這種例子多不勝數。

我們人間菩薩關懷苦難人,所關懷的對象不是家庭問題,便是親子問題等等,是人間無法斷的煩惱苦相,從男女色情迷惑中起源,一直到老死,不斷在循環。

「守心寂靜清澄無戀女色」,修行最好,「守心寂靜清澄」,將我們的心守好,這些男女欲愛不會困擾我們的心,能讓我們一意向道,這就是我們的本性。

大學之道在明明德,了解我們的本性,按照明徹的道理而走,行在人間,付出無所求,但是有所得,「得者,德也」。我們付出無所求,不過我們的心有所得,得到法喜充滿,得到幫助人之後那一分的快樂,這就是「德」。我們得到付出之後的歡喜,也是累積我們的德行。在人群中去付出,累積功德,同時成長我們的慧命。

天人兩道相通。其實五趣雜居,都是相通的道。人間通天道,人間通地獄道,人間通畜生道。大自然都在看我們,看人類如何造作。煩惱無所不生,惡業無所不造,這就是我們人類。我們人類要反省,最好要能「守心寂靜清澄無戀女色」。男女情欲若斷,要斷一切的欲就簡單了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