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》聲聞機異 前後受記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60217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106集

聲聞弟子等有上中下機人,
解佛心本懷得授記有前後,
譬喻品舍利弗首獲受記別,
藥草品受潤四大弟子得記。

佛對發大心持大乘菩薩法之弟子,
授與將來必當得成佛之預約記別。
中根之迦葉等四大聲聞回小向大,
授記品為四人說當來作佛授記別。

從開始講演《法華經》一直到現在,在〈方便品〉,佛陀不斷稱讚佛的智慧,有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,那種智慧覺悟的境界,一直叮嚀大家要深信。在僧團中,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終於體悟到了,而在〈譬喻品〉得佛授記。

自此開始,僧團中的人人認為聲聞也能得佛授記;尤其是迦葉尊者等四位弟子出來,在〈信解品〉以窮子譬喻表達體會佛法,經過〈譬喻品〉之後,四位尊者在釋迦牟尼佛的道場體會、相信了。

佛陀總是歡喜,知道人人都具有佛法的寶藏,本來人人就具足真如本性,而用〈藥草喻品〉作譬喻。佛法就如雲和雨一樣,能滋潤大地,三草二木都能得到滋潤。而佛法是一雨普潤,不會分別大樹、中樹或小草;雨是平等而下,但是接受的器具有別。我們人的根機也是,什麼樣的心性接受什麼樣的佛法最能受用。

在〈藥草喻品〉中,迦葉等四大弟子更加了解了,佛陀就在〈授記品〉為他們授記,接著才講說〈化城喻品〉。

〈化城喻品〉,讓我們更加了解,接受佛法不是一生一世,時間要很長久,如塵點劫一樣。大通智勝佛的時代,人類崇尚道德,心很清淨,人人追求佛法、信仰佛法,用心修行佛法,同樣廣傳佛法,我們今天才有佛法可聽。

釋迦牟尼佛現相才八十歲的生命,四十九年的說法中,前面的四十二年一直說方便法,弟子聽了只能了解苦集滅道「四諦」、「十二因緣」法。佛陀知道此去生命無多,才開始轉大法輪。看弟子是否真正發大心,也有意身體力行,持大乘菩薩法。若有這樣的弟子,佛陀一邊講大乘法,一邊前後為他們授記。這些弟子受記之後,也要很長久時間的未來,他們道心堅定,發大心、持大乘法、行菩薩道,則將來一定能成佛。

現在進入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,彌多羅尼子,就是富樓那尊者,看到舍利弗受記,迦葉尊者等四位也受記了,完全體會了解佛陀對眾生是隨機逗教,將真實的道理,隨著眾生根機不同,而應機逗教。所以佛陀很讚歎,讚歎富樓那說法,具有十德,有說法的威德力量。

聞法要入心,佛陀說過的法,我們要不斷去回顧其中的意義。我們自己要知道因緣果報;修行就是希望修佛因,滿佛的德。我們要好好用心,千萬不要懈怠,誤失了自己的慧命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