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》 同乘正覺 說大乘法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122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92集

無量慧同乘一真如正覺,
童子性淨純真大法入心,
立宏誓願度眾求轉大法,
為眾說無上妙法蓮華經。

「無量慧同乘一真如正覺」,佛陀一直跟我們說,大家要與佛同一真如正覺,我們要相信自己也有清淨無染的真如本性。真如正覺與佛一樣不增不減,就如童子性是淨純而真,童子性很清淨,是純而真,大法一聞即解;因為他的內心沒有煩惱雜念,心很清淨,這樣聽法、這樣接受,用心去體會、理解,這就是童子心。

「立宏誓願度眾求轉大法」,用清淨無染的心接受佛法,深心信解,即時立宏誓願。修行就是為了度眾生,就要有很充足的佛法在我們內心,清楚天地虛空法界的真理。佛在世時,他們就是用心祈求佛轉大法輪。這是佛陀講說塵點劫前,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出家了,抱著那分清淨無染的心,立宏誓願;這種初心不退,虔誠祈求佛轉大法輪,為的就是「為眾說無上妙法蓮華經」。

因為《妙法蓮華經》所教導的就是如何修行,從初發心開始,經過種種譬喻、言辭等教法,都有很充足的法在其中。希望《法華經》是修行者直達佛境界的一條大菩提道,因此,他們要請佛轉大法輪,說大乘一真實法,就是《妙法蓮華經》。

任何一個時期都需要佛法。大通智勝佛的時代,人壽很長,人人敬天愛地,過著很自然的生活,倘若發心修行,尋求道理,同樣也要用很長的時間。「十劫坐道場」,時間很長,說法的時間也很長。佛佛道同,法從「四諦、十二因緣」開始,就在塵點劫以前,將這個道理一直流傳下來。雖然那時候人壽長,生活簡單,人倫道德很有次序,不過佛的覺性,道理也要從源頭,源遠流長,一直傳承下來。

在十六王子的時代,人人本具清淨覺性。但他們都是童子心,童子性淨純真,接受佛法,「無量慧同乘一真如正覺」。人人本具佛性,那時的人心都很純真,但要覺悟成佛,法還未現前。十六沙彌童子心,發大心,立宏誓願,希望能吸收更多法,請佛轉法輪。

此時,大通智勝佛還未為人間說大法,十方梵天王發現一道光,道場的光照耀梵天,啟動大家追求大法的心。十方梵天都到齊了,大法現前,佛開始說法,「為眾說無上妙法蓮華經」。人人共同「無量慧同乘一真如正覺」,其實人人本具真如覺性,要用心回歸無上《妙法蓮華經》的精神,人人還要身體力行。我們要同知、共識、同行,才能將世界慢慢改正回來,所以人人要發大心、立大願、行大行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