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》 人身難得 珍惜法緣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51212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082集

恆沙菩薩珍惜因緣而求佛道,
諸世尊說一乘實法度化無量,
佛為引導眾生令得入於佛道,
久修勤進能到聖處名為聖道。

塵點劫以前的恆沙菩薩,聞法了解,用心修行,累生累世都是珍惜因緣而求佛道。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;既得人身,不聞佛法,荒廢時間,空過人生,「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」呢?唯有人身能夠學佛,吸收佛法;恆沙菩薩就是珍惜累生累世有這個身的因緣,趕緊求佛道,我們也要好好珍惜人身。

諸佛世尊出現人間,雖然是設種種方法教育,但是佛的最終目的,即是說一乘實法,以度化無量眾生。每一尊佛來人間,都希望人人也能體悟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,與佛同等的境界,這是佛佛道同。

佛陀為了引導人人都能入於佛道,必須累生累世久修勤進,要殷勤、要精進,才能到達聖處,就是最殊勝,無上正等覺聖道的地位,這是諸佛來人間的目標。他自己本身如恆河沙劫時間不斷累積過來,所度的眾生也如無量恆河沙數的菩薩一樣精進,珍惜因緣上求佛道。

佛本身為度眾生,也要久修清淨梵行,殷勤精進,讓後來者隨佛修學,愈積愈多;人人一樣珍惜因緣,要勤精進,這是一條菩提大直道。釋迦佛起步向著菩提大直道,以引導眾生,人人也隨佛走這條菩提大直道;前面的引導,後面的追隨,同樣是一條路。

我們學佛要很用心,也要經得起不斷不斷地忍耐,要用長時間在人群中。看看恆沙菩薩珍惜因緣,以求佛道,我們是「一失人身,萬劫難再」。尤其年長者,愈要殷勤地做;若沒有面對面直接接觸,與眾生還是永遠無緣。

我們大家要把握時間,珍惜這個因緣求佛道。佛自己就是久修勤苦,才能得成聖處。佛是這樣走過來,我們隨佛也同樣走在菩提大直道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